对联简话:桃符和对联之间的联系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一副对联常常被写在两根柱
子上,所以,人们又叫它楹联。世界范围内,每种文化都有诗歌、绘
画等艺术,但是,对联似乎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产物。
约在一千多年前,对联就已经出现了,它被广泛运用也不过才几
百年的时间。追本溯源,它的前身应该是桃符,古籍中有记载说,春
联就是桃符。进入腊月以后,有学问的人在市集店铺的屋檐下书写桃
符,并且,加上图画,祭灶之后粘贴在门上,每家每户都像是焕然一
新。
从以下两句古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桃符和对联之间千缕万缕
的联系: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那么,为什么古人要把桃符贴起来呢?这里面其实是有故事的。
据记载,上古时候,在东海的一座山上有一棵桃树,长得奇大无
比,光是枝叶就覆盖了三千里。在它的东北方,有一个门,门边有两
个雄壮的武士,专门捉拿从这个门里出来的恶鬼,并把他们捆起来喂
老虎,这两人就是早先的门神。这种传说在民间很是盛行,所以,百
姓们为了吉利,用桃树枝扎成这兄弟二人的形状,让他们站在门口,
再往门上画上虎,以此,来防止恶鬼的侵犯。
后来,人们觉得扎人太麻烦了,于是,就简化成在两块桃木板上
画门神的画像,挂在门两边。再后来,人们干脆也不画像了,直接在
板子上写两位门神的名字,这就是最原始的桃符。之后,随着时间的
变化,民俗也悄悄发生改变,人们别出心裁地在板子上写许多祈福的
话或者是一些对仗的诗句,如此,就变成了桃符诗句,这便是最早的
对联由来。
历史上最早的对联应该是在五代时期的后蜀出现的,当时的后蜀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