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_从文化史的角度看《诗经》
关于《诗经》中诗歌的分类,有“四始六意”之说。“四始”是指冯、大雅、、颂四大绝唱。“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荣”。
随着古今对《诗经》认识的变化,《诗经》学术史的建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战国到清末两千多年来,《诗经》一直被视为神圣的经典,其学术史也被纳入经学史,成为经学史的组成部分。“五四”以后,以序传为代表的传统《诗经》学受到猛烈的批判,公认《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这种定位的根本点是彻底否定他的经学地位,突出他的文学特色。在这种观点的支配和影响下,20世纪出版的《诗经》学术史框架基本上是以《诗经》文学研究为中心,以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为补充。
最近出版的和郭的《从文学到经学》& mdash& mdash先秦两汉《诗经》学(以下简称“史论”)在《诗经》学术史研究中表现出明显的创新精神,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史学理论”的创新是从研究对象的界定开始的。《诗经》既是“诗”,也是“经”:“诗”是她的母体,属于传达先民精神信息的文学;“敬”是她的文化角色,是体现正统封建文化的精神武器。“《诗经》研究史的价值不在于古& lsquo抒情诗& rsquo解读,而是因为她是中国主流文化精神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进化史& hellip& hellip"根据全书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这里的“主流文化精神和主流意识形态”,除了作为历代统治意识形态的封建意识形态之外,更多的是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精神,即全民族最基本的精神品质。《诗经》作为民族精神文化的经典,其意义和价值,除了“为社会的长治久安而建立和完善思想话语体系”之外,还表现在构建民族文化精神,即塑造中华民族的灵魂和人格。从这一思想高度建构《诗经》学术史,既超越了宣扬先王教化和封建礼教的古代经学史,又不同于以文学研究为中心,以其他相关学科为补充的《诗经》学术史,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作者从新的视角和思想高度,对学术史上的许多问题做出了新的阐释。比如从中国文化传承的角度审视孔子的编诗,认为编诗是奠定这一“经典体系”和“文化体系”基础的最重要的一步,标志着它们的正式确立。再如,关于《诗序》中以“美人刺”为中心的诗歌评价体系,以往的学术史,从文学的角度,完全否定了诗歌作品的政治化和任意解读,而“史论”则从文化史的角度重新审视,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观点:是在鼓吹文艺干预政治,是“诗人自觉地用诗歌作为武器,反对坏
诗歌阐释的视角从文学转向文化,极大地拓宽了学术史研究的视野。笔者注意到学术史的发展与时代政治、思想文化的密切关系,尤其是诗歌观念和诗歌重心变化的政治思想原因。比如,为了适应汉武帝“独尊儒术”、“大一统”的政治需要,汉儒对《诗经》的诠释特别注重“与当代政治社会生活的有意义的联系”,从单纯的对儒家经典的阐释和诠释,发展到将诗义作为一种行为准则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正是这种“经世致用”直接导致了经学向经学的转变。《诗经》学术史上的这一重要转变,从社会政治思想发展的角度来看,“使经典研究与政治谋略的炮制合二为一,对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从道德精神发展的角度看,它缩短了经典与当代生活的距离,起到了积极的精神引导作用。
笔者认为,古代经学家“为了指导现实的政治和生活”,解决迫切的现实问题,对《诗经》进行了阐释和理解,是对《诗经》的现代阐释。因为这种“现代性”阐释是文学精神与现实的结合,具有鲜明的现实性,所以能够承担起政治思想随时间推移和道德精神塑造的历史责任。
展开:
《诗经》导论
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早期至春秋中期的305首作品。《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首》。后来的儒生尊其为经典,故称《诗经》。
2.《诗经》按音乐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为民歌民乐,15种民族风格106篇,多为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
“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按音节和节奏可分为清雅和典雅,共105首,多由贵族和文人作曲。
“赋”多采用庙会祭祀的舞曲,包括商赋、周赋、陆赋,共40首。
3.前人把《诗经》的艺术手法概括为赋、比、兴。据宋代学者朱在《诗传》一书中的解释是:“一个向进贡的人,也是一个发声的人。”“比较器,把这个东西和另一个东西比较。”"如果你高兴,先说些别的事情来引起你的吟诵."也就是说,赋是对事物的直接陈述和描述;是比喻;兴就是从你眼前看到的别的东西或东西开始,然后引出某人或某物来唱。赋、比、兴是前人对《诗经》艺术手法的总结。其实《诗经》的艺术手法远不止这三个方面。
4.《诗经》以四个字为主,节奏简单明快;经常使用重复的句子,感悟让圈子来回走;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风景抒情诗富有艺术感染力。语言简洁优美,节奏和谐悦耳。
5.秦风十首之四《剑甲》,选自《诗经·秦风》。秦,国名,今属陕西、甘肃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