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语录-[梁实秋语录]梁实秋的创作与翻译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8/7 21:52:18 人气:6 加入收藏 标签:翻译 文学 译者 一个 工作

【引自梁实秋】梁实秋的创作与翻译

梁实秋的创作和翻译相辅相成。他的代表作品《雅舍》散文系列和《莎士比亚全集》的中译本都坚持中庸之道,体现了“离”与“不离”的文化心态。

1.生活简介

梁实秋,本名莫峻,原名梁之华,字实秋,笔名子嘉、秋浪、成书等。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评论家和翻译家,是中国最早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他出生在浙江杭州,出生在北京。1915年夏,考入清华学堂。1923年8月赴美留学,专攻英语和欧美文学。回国后,先后在南京东南大学、青岛大学(后改为国立山东大学)任教,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主任、图书馆馆长。1949年5月迁居台湾省,先后任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系主任、台湾省师范大学文学系主任。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梁实秋是近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评论家和翻译家。主要著作有《文学评论》、《高雅小品》、《英国文学史》、《英国文学作品选》等。,他的莎士比亚全集已被翻译。

2.翻译之路

梁实秋被任命为外国文学系主任兼图书管理员,成了学校里的大官。青岛大学于1930年10月21日正式开学。梁实秋修过“英国文学史”“文学批评”之类的课程,之前都讲过,他也很熟悉。除了在教学和外语系担任行政职务外,他还负责图书馆工作、图书采购、内部行政事务等。,而且他的工作很忙。梁实秋在青岛期间,除了教书,更多的时间是在阅读、写作和翻译上。此前,他在上海从事文学批评时,曾遭到以鲁迅为首的左翼作家的猛烈抨击。来到青岛后,梁实秋基本上已经完全投入到批评中,潜心读书。他制定了一个庞大的阅读计划,其中《十三经注》、《资治通鉴》、《二十一世纪通史》被列在第一位。十三经的注释都是“圈读”,而《子同治鉴》除了圈读之外还有注释。秋的《杜诗详解》伴随了他五十年,已经“翻篇”了。他对这些浩如烟海的经典著作下足了功夫,他甚至在厕所里读完了一部十三经的注释。他在自己的记述中说,把经书放在厕所里是不敬的,但日复一日地浏览,稍有不慎就会受益匪浅。觉之后,你仔细了解经文。在厕所看书,在枕头上看书都是我的错。旧习难改,不足为训”。但梁实秋对自己的翻译工作更用心。

也是在青岛大学,他开始了一生中最崇拜、最庞大的“工程”& mdash& mdash莎士比亚全集翻译。1930年底,中华教育文化基金理事会(即美国G-Fund委员会)召开第6次年会,决定成立以胡适、张准为主席、副主席的编译委员会。经胡适推荐,第二十九次执委会议通过任命丁文江、徐志摩、陈寅恪、傅斯年、赵元任、闻一多、梁实秋、竺可桢等13人为编纂委员会委员。编纂委员会分两个组,一个是自然科学组,一个是文史组,工作分三个部分,其中一个是世界名著部。它的任务是“挑选科学、哲学、文学等方面的著名作品。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聘请专家进行第二次翻译出版”。编译委员会成立后,胡适拟定了一个计划,成立一个专门的莎士比亚全集翻译委员会,由闻一多任主任,徐志摩、叶公超、陈垣、梁实秋等为成员。他的工作是翻译和审查,并尝试先翻译,以期确定体裁问题。经费暂定5万元。

为此,胡适曾致信闻一多和梁实秋,他们仔细研究了这封信。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决定用什么风格去翻莎士比亚。我主张一多和志摩先试译韵体,你(指梁实秋)和童博(指陈垣)先试译散文体。实验结束后,我们可以决定。或者决定用全部散文,或者决定用两种文体。”闻一多等人起初对这项工作非常热心,并做了初步规划。他们分工合作,从《哈姆雷特》开始,预计五年后是莎士比亚全集。然而,由于目前的形势,大多数成员未能按计划进行。1931年11月徐志摩去世后,人手短缺,合译工程无法实现。

3.伟大的成就

梁实秋最初对莎士比亚的了解也非常有限。他读书时只读过《麦克白》《亨利四世》等几部戏剧。然而,对他来说,独自翻译莎士比亚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所以他决定独立完成。他制定了翻译计划,准备默默工作,每年翻译两本书。18年,中国莎士比亚全集将出版。从此,从教后,梁实秋开始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到抗战前夕,他已经完成了8部戏剧,4部悲剧,4部喜剧。1936年,商务印书馆开始出版梁的剧作。到1939年,已有《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威尼斯商人》、《愿望》、《暴风雨》和《第十二夜》等八部戏剧出版。1967年,梁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这是梁实秋对中国文化最杰出的贡献。

梁实秋一生有三大成就:一是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出版散文、小品、随笔20余种;第二,编纂英汉词典。他主编了30多部英汉词典、字典和英语教材。第三是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也是耗时最长,耗费精力最多的。可以说,梁实秋不愧为文学翻译大师。

1.无论是机构赞助的翻译,还是私人进行的翻译,都宜谨慎选择原著,愚蠢到以为自己是学术的人会永久。

价值是第一位的。

当然,有时代需求的人是不能抛弃的。但是,看到一些优秀的译者做一些时髦的翻译,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西方所谓的畅销书少之又少。也就是说,就震惊世界的诺贝尔文学奖而言,很多获奖作品是实至名归的,但也有不负众望的。把它们都翻译出来似乎不值得。

2.译者不应该为了取悦读者而试图提高文本的可读性,甚至割裂原作。

很多年前,我被委托审查一本名著的翻译& mdash& mdash彭几的罗马衰亡史。这是一本大部头的书,是历史文学的杰作。读了几页后,我对他翻译的流畅深感欣慰,与原文对比让我大吃一惊。大量对原文的详细描述都被删了,删的很完美。翻译没有权利做这样的事情。他读过另一位译者翻译的几部16世纪的英国戏剧。显然,他不太了解16世纪的英语。英语单词往往只有一个词的意思,比如flag翻译成“flag”,似乎是正确的,但我不知道这个词还有另外一个意思“菖蒲”。这种疏漏还是可以原谅的。大量删节原著,重复一两百行,是一种大胆而不负责任的行为,但也有人认可其文字简洁。

3.中西语法不同,句子结构也不同。

有许多西方分句、形容词分句和副词分句。如果都翻译成中文,会很累赘,形成被诟病的欧化文本。如果我要翻译成中文,不妨以原句为单位,仔细理解其含义,咀嚼消化,再用汉语固有的方式表达出来。直译和意译的好处可能是兼而有之。西方的句子通常有主题词,而中国的句子往往没有主题词,这是另一个不同的例子。汉语中也要少用被动语态。

4.翻译人员需要培养,大学的中英文系和研究所要发挥重要作用。

不要办翻译班,不要办培训班,因为翻译不可能快,没办法教,也没人会教。尽可能让老师和学生都参与到这个行业中来。重要的是纠正过去的观念,不要再把翻译排除在学术研究和文学活动之外。对翻译的要求可以很严格,但不应该轻视。

5.提倡翻译语言的“民族化”。

翻译更注重文本意境的传达,求似而不求似,不局限于形式的严格对等。因此,译文的形式较为松散,格律不严谨,语言运用简洁典雅,通过自身平实的文笔表现了原诗的强烈感情。比如“夏天太短,显而易见,匆匆而过”“美好繁华的事物,必然会陨落,偶尔,或随波逐流”,这些更像散文。可见译者的风格在语言风格的选择和形式格律的选择上得到了凸显。虽然原作风格不够诗意,语言不够华丽,但译作还是不错的。至少我们见过三次元作者和译者。

6.梁实秋的翻译观。

可以说,翻译不是一门科学或艺术,而是一种服务。所以,译者不是学者,但有时迫于形势,不得不走近学者学术态度的边缘,否则就服务不好。艺术是创造,但翻译不是创造。翻译就是咀嚼别人的东西,然后用另一种语言重新发表。也可以说是改头换面的翻版。但在临摹的过程中,译者也要善于用优美的文字来表达原作的内容和精神,这就像创作,虽然是以他人的创作为固定的创作素材。因此,翻译不是艺术,但也有一些艺术的味道。翻译,如果做得仔细,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一句话,在年景不好的时候,急功近利是得不到什么的。但苦中有乐。不同的翻译作品,一部作品的完成就像是生下了一个孩子,而翻译出来的作品,虽然不是自己的,但至少像是一个被领养了很久的孩子,就像自己的一样,会被当成自己的。翻译就像进入一个名园,欣赏其中的奇花异木、亭台楼阁,沿着路线四处游历。令人心旷神怡。简而言之,一个翻译完成了,让译者很有成就感和满足感。翻译是给人看的,但也是给自己看的。

俗话说,读书不如背书,背书不如抄袭。抄写一遍书需要时间和精力,但你在抄写的过程中仔细品味书的内容,才能最好地体会到它的意义。现在我们可以补充一点,抄书比翻译好。把书翻译一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经过精心选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意图。一个人翻译一本书,一定是很喜欢的。花时间和精力翻译它是值得的。翻译成一本书,受益最大的不是读者,而是译者。无论是机构赞助的翻译还是私人进行的翻译,都宜谨慎选择原著。那些傻到以为自己学术的人,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人,才是第一优先。译者不应该为了取悦读者而试图提高文本的可读性,甚至对原文进行拆分。中西语法不同,句子结构也不同。有许多西方分句、形容词分句和副词分句。如果都翻译成中文,会很累赘,形成被诟病的欧化文本。翻译人才是需要培养的,大学的中英文系和研究所应该发挥重要作用。

1.主要翻译书目

梁实秋一生翻译了很多作品,包括:《阿伯拉和爱丽丝的情书》、《婚姻文集》、《小飞侠》、《西塞罗编年史》、《威尼斯商人》、《奥赛罗》、《哈茹利特》、《暴风雨》、《吉尔菲先生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111758.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