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关于戏剧的对联有哪些

 2025-02-07  阅读 4  评论 0

摘要:今天戏曲视频大全给各位分享京剧中的对联有哪些的戏曲知识,其中也会对关于戏剧的对联有哪些(关于戏剧的对联有哪些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1、上联:谈

今天戏曲视频大全给各位分享京剧中的对联有哪些的戏曲知识,其中也会对关于戏剧的对联有哪些(关于戏剧的对联有哪些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1、上联:谈古论今有甚说甚;

下联:扮文装武演谁象谁。

2、上联:是是非非非亦是;

下联:真真假假假即真。

3、上联:秦欤汉欤将近代欤;

下联:是耶非耶其真然耶。

4、上联:乐乐乐若寡乐而乐莫与众乐;

下联:教教教不屑教之教为因材教。

5、上联:晋代衣冠唐代曲;

下联:今人面目古人心。

6、上联:今人饰古人弗谓人情无若是;

下联:往事证来事须知事理尽如斯。

7、上联:结众生欢喜因缘岂是逢场作戏;

下联:为身世修齐模范谁云明镜非台。

8、上联:见羽毛之美乡人皆好之;

下联:闻弦歌之声贤者亦乐乎。

9、上联:假人啼中真面目;

下联:新声歌里旧衣冠。

10、上联:还将旧事从新演;

下联:聊借悲忧作古观。

11、上联:和风吹绿竹;

下联:清韵入朱弦。

12、上联:贯彻双百方针积极反映现实生活;

下联:繁荣文艺创作热情讴歌当代英雄。

13、上联:观者莫笑悲欢离合确是生活真实写照;

下联:演者莫痴欣喜怒骂无非艺术虚假登台。

14、上联:观二将交兵有色有声英勇岂非是实;

下联:看三元及第即真即幻文章谁云无凭。

15、上联:古往今来只如此;

下联:淡装浓抹总相宜。

16、上联:古事今事要知今事通古事;

下联:戏情世情欲晚世情看戏情。

17、上联:勾心斗角俨似官场话剧;

下联:逐鹿吼狮形同世界舞台。

18、上联:白雪阳春都妙句;

下联:高山流水自知音。

19、上联:舞台方过悬明镜;

下联:山水不留入菩提。

20、上联:舞台方过悬明镜;

下联:山水自开落桃花。

21、上联:舞台方过悬明镜;

下联:天地自成照丹心。

22、上联:舞台方过悬明镜;

下联:天地不啼落桃花。

23、上联:舞台方过悬明镜;

下联:天地不来映丹心。

24、上联:舞台方过悬明镜;

下联:天地自流落红尘。

25、上联:舞台方过悬明镜;

下联:天地不生有丹心。

扩展资料:

与戏剧有关的成语:

1、梨园弟子

成语拼音:lí yuán dì zǐ

成语解释:原指唐玄宗培训的歌伶舞伎。后泛指戏剧演员。

成语出处:唐 王昌龄《殿前曲》:“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弟子和《凉州》。”

2、生旦净丑

成语拼音:shēng dàn jìng chǒu

成语解释:生:小生;旦:花旦;净:花脸;丑:小丑。京剧里的四种人物扮相,借指各种人物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0回:“这女孩子面生,不是个侍儿,倒象是那十二学戏的女孩子之内的,却辨不出他是生旦净丑那一个角色来。”

3、一板一眼

成语拼音:yī bǎn yī yǎn

成语解释:板;眼: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比喻做事有条理;合规矩;不马虎。也比喻做事死板;不知灵活变动。

成语出处: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九章:“望着季交恕,一板一眼地说。”

4、粉墨登场

成语拼音:fěn mò dēng chǎng

成语解释: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成语出处: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清勤堂随笔》:“粉墨登场,所费不赀。致滋喧杂之烦,殊乏恬适之趣。”

5、插科打诨

成语拼音:chā kē dǎ hùn

成语解释:科:古代戏曲用语;插科:指剧中人的表情和动作;诨:戏谑;开玩笑;打诨:用诙谐的语言相戏谑。指演剧中插入一些滑稽幽默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逗引观众发笑。现也指在郑重场合中插入的戏谑动作或言语。也作“撒科打诨”、“搀科散诨”。

成语出处:明 高明《琵琶记 副末开场》:“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

山静风和仁者寿,荷香花明圣之请

过去戏台上有不少楹联都出自名人的手笔,语句生动,雅俗共赏,令观众赞赏不己。如: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是谁。

此楹联赞颂了演员的表演艺术,著名琴师徐兰沅曾将此联写下,书赠京剧大师梅兰芳。

1921年8为救赈湖南水灾梅兰芳杨小楼演过一次义务戏,各报刊登小启,其中一则对联是:

听月下一曲梅花,吹落九天珠玉:

分瓶中几枝杨柳,洒成万户琼浆。

此联交辞凝练、含蓄,嵌有“梅”“杨”二字。

1930年初梅兰芳赴美国纽约演出,曾经轰动一时,当时剧场内外灯火辉煌,舞台装饰古朴典雅,而在中国戏台式外檐,有这样一幅龙柱对联,非常醒目:

四方王会夙具威仪,五千年文物雍容,茂启元音辉此日;

三世伶官早扬俊采,九万里舟船历聘,全凭雅乐畅宗风。

此联文辞典雅,既讴歌了祖国悠久的灿烂文化,又赞美梅家三代从艺的丰姿俊采,并写出梅兰芳远渡重洋演出的技艺精湛。

著名京剧票友言菊朋,对于音韵学颇有研究,后随梅兰芳在上海“下海”,正式投身于京剧艺术事业,当时有人题赠一联:

上海即下海;

无君而有君。

此联语言简明朴实,而又富有风趣,对言菊朋“下海”寄予美好的祝愿。

1932年元旦,程砚秋(字玉霜)收荀令香为徒,曾举行拜师仪式,当时有人送一贺联:

玉润霜青,辉映程门三尺雪;

砚池秋水,平添荀令一分香。

此联意蕴深含,不仅嵌有师徒的名字,并引用了“程门立雪”的典故,还巧妙地把程派名剧《青霜剑》等融入联中。

过去戏台上有些对联,语句工整耐人寻味:

虚弄干戈原是戏;

又加妆点便成文。

学君臣、学父子、学夫妇,学朋友,汇千占忠孝节义,重重演出,漫道逢场作戏;

或富贵、或贫贱、或喜怒、或哀乐、将一时离合悲欢,细细看来,管教拍案惊奇。

你一刀,我一*,虽杀未搏;

轿上来,马上去,非走不行。

以上三幅对联概括了传统戏的原委全貌。

戏本非真,何必真人作假戏;

人多从假,目将假处戏真人。

做做做,做出形形**;

看看看,看他是是非非。

借虚事,指点实事;

托古人,提醒今人。

上述三联论述了戏的自身作用。

前辈艺人在舞台实践中总结的对联是:

形似非神似,神似才为真;

神形合一体,方是剧中人。

上面类似的对联还有很多很多,虽出自不同的手笔,它言简意明,寥寥数语,达到传神写意,使人回味无穷,充分显示出京剧艺术的魅力。

六场通透,京剧演奏术语,指旧时场面的六件乐器, 件件精通。后又泛指一专多能,会多种乐器演奏。

梅兰芳的琴师徐兰沅先生说:”京剧的乐队分为文场三大件与武场三大件,又称文三场,武三场,统称六场,故尔称好的乐手为六场通透

1、上联:谈古论今有甚说甚;

下联:扮文装武演谁象谁。

2、上联:是是非非非亦是;

下联:真真假假假即真。

3、上联:秦欤汉欤将近代欤;

下联:是耶非耶其真然耶。

4、上联:乐乐乐若寡乐而乐莫与众乐;

下联:教教教不屑教之教为因材教。

5、上联:晋代衣冠唐代曲;

下联:今人面目古人心。

6、上联:今人饰古人弗谓人情无若是;

下联:往事证来事须知事理尽如斯。

7、上联:结众生欢喜因缘岂是逢场作戏;

下联:为身世修齐模范谁云明镜非台。

8、上联:见羽毛之美乡人皆好之;

下联:闻弦歌之声贤者亦乐乎。

9、上联:假人啼中真面目;

下联:新声歌里旧衣冠。

10、上联:还将旧事从新演;

下联:聊借悲忧作古观。

11、上联:和风吹绿竹;

下联:清韵入朱弦。

12、上联:贯彻双百方针积极反映现实生活;

下联:繁荣文艺创作热情讴歌当代英雄。

13、上联:观者莫笑悲欢离合确是生活真实写照;

下联:演者莫痴欣喜怒骂无非艺术虚假登台。

14、上联:观二将交兵有色有声英勇岂非是实;

下联:看三元及第即真即幻文章谁云无凭。

15、上联:古往今来只如此;

下联:淡装浓抹总相宜。

16、上联:古事今事要知今事通古事;

下联:戏情世情欲晚世情看戏情。

17、上联:勾心斗角俨似官场话剧;

下联:逐鹿吼狮形同世界舞台。

18、上联:白雪阳春都妙句;

下联:高山流水自知音。

19、上联:舞台方过悬明镜;

下联:山水不留入菩提。

20、上联:舞台方过悬明镜;

下联:山水自开落桃花。

21、上联:舞台方过悬明镜;

下联:天地自成照丹心。

22、上联:舞台方过悬明镜;

下联:天地不啼落桃花。

23、上联:舞台方过悬明镜;

下联:天地不来映丹心。

24、上联:舞台方过悬明镜;

下联:天地自流落红尘。

25、上联:舞台方过悬明镜;

下联:天地不生有丹心。

扩展资料:

与戏剧有关的成语:

1、梨园弟子

成语拼音:lí yuán dì zǐ

成语解释:原指唐玄宗培训的歌伶舞伎。后泛指戏剧演员。

成语出处:唐 王昌龄《殿前曲》:“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弟子和《凉州》。”

2、生旦净丑

成语拼音:shēng dàn jìng chǒu

成语解释:生:小生;旦:花旦;净:花脸;丑:小丑。京剧里的四种人物扮相,借指各种人物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0回:“这女孩子面生,不是个侍儿,倒象是那十二学戏的女孩子之内的,却辨不出他是生旦净丑那一个角色来。”

3、一板一眼

成语拼音:yī bǎn yī yǎn

成语解释:板;眼: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比喻做事有条理;合规矩;不马虎。也比喻做事死板;不知灵活变动。

成语出处: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九章:“望着季交恕,一板一眼地说。”

4、粉墨登场

成语拼音:fěn mò dēng chǎng

成语解释: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成语出处: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清勤堂随笔》:“粉墨登场,所费不赀。致滋喧杂之烦,殊乏恬适之趣。”

5、插科打诨

成语拼音:chā kē dǎ hùn

成语解释:科:古代戏曲用语;插科:指剧中人的表情和动作;诨:戏谑;开玩笑;打诨:用诙谐的语言相戏谑。指演剧中插入一些滑稽幽默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逗引观众发笑。现也指在郑重场合中插入的戏谑动作或言语。也作“撒科打诨”、“搀科散诨”。

成语出处:明 高明《琵琶记 副末开场》:“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

将帅士相卒 轻装上阵

生末净旦丑 粉墨登场

横批;人生如戏,世事如棋

平声结尾只能做下联,我只能给您添一上联了。

1、郭沫若幼年在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责问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

先生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思索了片刻,对道: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先生惊其才华,极为高兴,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

2、杨慎,号升庵,生于明代弘治元年。相传他五、六岁时在桂湖附近一个池塘里游泳,县令路过,他居然不起来回避。

县令命人把他的衣服挂在一个古树上,并告诉杨慎:“本县令出副对子,如果你能对得出,饶你不敬之罪!”县令刚念完上联:千年古树为衣架。杨慎即对出:万里长江做澡盆。县令叹服,赞杨慎为神童。

3、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同年十一月二日,日军侵占大连。败讯传来,正值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有人愤然书一联于北京墙头: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慈禧垂帘听政二十余年,丧权辱国,死后却被尊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对此,有人书联嘲之:垂帘廿余年,年年割地。尊号十六字,字字欺天。

4、秀才张某恃才高傲。一天,在田垅遇一挑泥农夫,不肯让路,两人均不得过。农夫笑道:我有一联,君若能对,愿下田让道。秀才满口应承。

农夫曰:一担重泥遇子路(寓“一旦仲尼遇子路”)。张某苦思冥想,无言可对,只得下田让路。三年后,张某看浚河工决堤引水,傍晚河工约会笑而返,才恍然大悟,续上前联:两堤夫子笑颜回。

5、在1932年清华大学的新生国文入学考试中,有一道“做对子”的考题。题目是由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出的。试题提供了一个上联“孙行者”,要求考生写出下联。

考试结束,有半数以上的考生这道题交了白卷。但也并非没有佼佼者,其中后来成为著名语言学家的丁声树做的答卷最为出色,他对的下联是“祖冲之”。

孙行者即《西游记》中的神话人物孙悟空,祖冲之即我国南北朝的大数学家。前者为“虚有之人”,后者为“实有之人”,同属人物却虚实相对。

而以“祖”对“孙”,又堪称天造地设。丁的答卷不用说是得了最高分,而“祖冲之”妙对“孙行者”也就成了对联佳话,一直流传至今。

86%听过该戏曲的戏友还听了一下戏曲:

豫剧-新版白蛇传-虎美玲-高清完整版

曲剧《杨宗英下山》全场戏之九方城县玉玲曲剧团演唱

评剧《家》选段草房中[小白玉霜演唱王冠丽配像]

京剧中直接向后倒地专业术语叫什么

摄影器材有哪些分类?

艺术生!戏剧影视表演专业!

京剧《四郎探母·坐宫》黄佳郭霄

行当在戏曲中的意思是什么??

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当了十八天的皇后死了吗

川剧与京剧的区别

别看岁数大,这阿姨唱起黄梅戏来,真是人老音不老,那唱得杠杠滴

路观菊演唱吕剧【姊妹易嫁】选段:姐姐光把脾气发

河南省豫剧三团的著名艺术家

长春哪里可以学京剧

现代京剧《杜鹃山》杨春霞马永安高牧坤王忠信

评剧《玉堂春》选段听说是要起解一阵心酸[小白玉霜演唱刘萍配像]

戏曲扩展:河北梆子大登殿全剧 天津京剧演唱会视频 中国国粹京剧 京剧唢呐曲牌 京剧中的跷 京剧最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原文链接: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111508.html

管理员

  • 内容40664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263秒, 内存占用1.78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