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诗-古诗-诗句-诗文-古诗《劝学》颜真卿|《劝学》颜真卿教学设计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8/7 1:51:08 人气:8 加入收藏 标签:学习 单词 学生 读书 诗歌 勤奋

颜真卿古诗《劝学》|颜真卿《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篇》告诫年轻人要珍惜自己的年轻岁月,好好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了后悔都来不及。我分享了说服的教案。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诗《劝导》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准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对诗歌有初步的了解。

3.在识字写字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识字写字的方法。

4.认识9个生词,会写7个生词“庚、蜀、劝、学、初、晚、法”,掌握一个新部首。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需要识别的单词,写出7个需要书写的单词。社团的新负责人。

2.关于读书学习的名言。

3.新单词卡。

4.学生提前参考有关读书的名言和颜真卿的资料。

第一节课

教学准备:

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引入。

同学们,你们进了学校,每天都在读书学习。你知道读书学习的名言吗?

大家都懂很多!老师还找到了其中的一些名言。秀:百学不厌;天才是由于勤奋;书有勤奋之路,学海无涯。年轻不努力,老人难过;岁月不再来,再难有一个早晨。及时鼓励,时不我待;不要荒废了自己的时间,你昏了头,空伤心。

古人的目的是告诉后人要好好学习,要勤学爱惜时间,不要浪费时间,否则老了会后悔的。今天我们要学习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一首诗《劝学篇》。颜真卿里的这个人物很有名。哪位同学能根据他查到的资料给你介绍一下?

学过书法的同学都知道,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创作的书法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气势磅礴,这就是所谓的颜体。但你可能不知道,他所有的成就都来自于他从小的勤奋和刻苦。后来又写出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心得,为后人留下了《劝学》这首诗。

第二,读古诗词,对诗词有个初步的了解。

1.老师示范读诗,诗的节奏是:三点/灯/五点鸡,正当时/男生/读书。黑发/不知道/学习早,白发/后悔/学习晚。

2.老师读书。

3.学生可以自由阅读诗歌。

4.个别学生读诗,老师纠正单词发音。

5.学生一起读古诗。

6.学生可以自由阅读诗歌,并找出他们需要写的单词。

第三,学习课文中要求写的单词。

1.学习“说服”:“说服”有两层意思。一种是以理服人,使人服从,如“劝告”;二是鼓励,比如“劝导”。谁知道诗歌里的“劝”字是什么意思?

2.学“学”:大声朗读诗的前两句。

3.学“更”:引导发音。

4.学“书”:前两首诗的意思是,晚上要熬夜读书,早上鸡叫的时候,要订一本书来读。

5.学习“法”:“法”是一个多音字。

6.学会“第一”。

7.学习“晚”:后两句诗的意思是有些人年轻时不勤奋,等到老了才想学习。恐怕太晚了。

8.读要求认的字:学“灯”、“读书”、“勤奋”、“后悔”。

第四,再读古诗词,感受诗意。

诗歌的目的是鼓励青少年尽快努力,不要浪费时间。

5.背古诗。

不及物动词巩固新单词

1.把word宝贝带回家。抄写黑板上的诗歌,学生将新单词卡片贴在正确的位置上。

2.练习多音字。

3、单词识字练习。

展示“道”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练习讲述。

七。课后作业

巧背古诗。

第二课时

首先,复习

第二,背古诗

第三,读生词卡

四。指导性写作

根据字形结构分类。

5.课后练习

1.读一下。

自由阅读,坐火车阅读。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单词,说一句话。体验一下背景图的作用:蜜蜂很勤劳,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2.写吧。指导学生在虚宫写下这些字,很美。

3、背一背。指导学生熟练背诵《珍惜时光》和三大名言,不强调理解诗词。

6.课后作业。

1.写新单词。

2.写词:劝,发,生,早晚,头。

总结:

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与学习结下了不解之缘。不管什么方式,他总是在学习中得到不断的提升,进而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生活。可以说,学习对提高每个人的思想认识水平有很大的作用。离开学业,人生就白了空。

自古以来,就有层出不穷的人谆谆劝人好好读书。从孔子的“时时学习”到颜真卿的“黑发不知早学,白头悔晚学”再到王安石的“求运河清,好有源头活水”,充满了名家的谆谆勉励。古代苏秦“悬梁头,锥刺股烧膏”努力成为一群宰相。最近在童第周,他在不眠走廊的灯光下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宗师的典范& hellip& hellip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的导向,就是“学不会”的灌输。而把这个命题全面、彻底、生动、形象地呈现给人们的人,就是荀子。他的《劝学篇》成为千古名篇,也成为保存在几部改革教材中的佳作。究其原因,在于其独特的魅力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经久不衰。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111251.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