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诗-古诗-诗句-诗文-高中诗经采薇课件|关于采薇课件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8/6 4:09:10 人气:4 加入收藏 标签:诗经 音乐 中国 诗歌

高中《诗经》摘杂草课件|摘杂草课件

《采薇》不是表达派遣守军劝兵打仗的感情,而是以王朝与蛮夷的战争冲突为背景,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常识:风、雅、颂、赋、比、荣。

2.学习诗歌中比喻的技巧和重复章节的构成。

3.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诗经》中重复句的写作手法,体会战争带来的苦难。

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表达阅读感受。

教学时间: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程的引入:

拳拳以赤子之心,挥之不去的乡愁。走过千山万水,走不出故乡,故乡的种子埋在游子的心里。听,历史的声音从另一端传来!“昨天我去了,柳树伊一;今天,我想,下雨下雪了……”这种慢歌超越了空的隧道,依然道出了人类永恒的乡愁。

二。《诗经》导论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早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年的305首诗。先秦时期称为“诗”,整数称为“诗三百”。西汉时尊为儒家经典,最早称为《诗经》,沿用至今。关于《诗经》的编纂,汉代有两种意见:①行人采诗说。②孔子说诗删了。现代学者普遍认为删诗说不可信。但按照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我自护而归山东,而后乐,雅与赞各得其所。”可见孔子确实很喜欢诗词。只是到了春秋末年,新声兴起,古乐失传,《诗三百》中只有歌和诗流传下来,成为今天所见的诗集。

《诗经》里记载的歌词,都是曾经在音乐里的。《诗经》的风格是按照音乐的性质来划分的,可以分为格调、雅、颂三类。

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是一首民歌,取材于、、高、郭、魏、王、郑、齐、魏、唐、秦、陈、桂、曹、子等15个地区。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2)雅,即周朝直接管辖地区的音乐,称为郑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会或宫廷会议的音乐歌曲。根据音乐的不同,分为31首雅诗和74首次雅诗,共105首。

③颂,是祠堂祭祀的舞曲,多歌颂祖先的功绩。《周颂》、《鲁颂》、《商颂》共有40首。

《诗经》全面展现了中国周代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由盛到衰的历史面貌。这些诗中有一部分记载了后稷到吴王的诞生,是关于周部落的起源、发展和建立的历史叙事诗。有些诗歌以愤世嫉俗的笔调生动地揭示了奴隶主贪婪和不劳而获的寄生本质,唱出了人民反抗和向往理想生活的心声,表现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的觉醒。也有很多表现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诗歌。

《诗经》所谓“六义”,其中,体、雅、赞是指文体的分类;赋、比、兴在表现手法上。至于赋、比、兴,宋代朱在《诗传》中作了确切的解释:“赋者,如施之事,亦口无遮拦;用那东西比,用这东西比也;兴,先说点别的引起被背诵的词。”赋、比、兴的成功运用是《诗经》民歌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重要原因。《诗经》以四字为主,杂字为辅。在结构上,采用重复章节和句子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章只改几个字,却能获得曲折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我们经常使用双音和押韵、叠字和连字、拟声词和穷形。“用的少,总有多的,形势一清二楚”。另外,《诗经》中,有的句子押韵,有的句子交替押韵,有的押韵到最后,有的押韵到中间。现代诗歌几乎所有的押韵规则都已经存在于《诗经》中。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丰富的内容、思想和艺术成就,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第三,读诗,理解其内容。

第一章讲的是为了抗击外族入侵而背井离乡、久久不能归家的士兵对外族的伤感、厌战和仇恨。第一句,随着薇菜的逐渐生长和时间的推移,表达了士兵们对敌人的怨恨、思乡和长期服役后渴望归来的心情。产生这种情绪的主要原因是“无房无家”和“没有家”。朱引用的话说:“古人保卫他们的服务,但他们在两次战争后返回。今年春天(黄昏)去,第二年夏天到,留到秋天,11月以后再回来。明年中春就到了,春末派驻军的都在新疆。今秋防也。”(诗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以两年为限的。但这首诗中的士兵似乎没有服役的时间限制,士兵的归乡成为遥远的前景,自然会产生对士兵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向往。接下来的章节都是围绕这个基调来叙述的。

第二章和第三章是关于军旅生活的艰辛。朱在《诗集传》中说:“据说人们急于返回家园,但他们又非常担心自己的工作。但是,如果事情还没有做好,谁也不能让他们回来,问他们的家人是否安全。”这首诗仍然在薇菜的娇嫩和坚硬的生长中茁壮成长。,寓意时光流逝,服役期却没完没了,军旅生活极其痛苦,战火连绵,饥寒交迫。“我来不了”“我来不了”这几个字,表达了边境与家乡相隔万里,山阻隔,杳无音信所产生的强烈的思乡之情。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110340.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