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古诗词|浣溪沙院闲窗春季申散文
小院窗春深,重帘不掩影,倚楼无声为七弦琴。
梨花出山催黄昏难禁,轻风雨使天阴。
伟大的诗人李清照过着光明正大的生活。很多人感叹王国维的《人间花刺》没有评论李清照的词。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恐怕还是李清照的再婚史。古代一个女人不侍奉两个老婆,男人可以有妻妾。因为历史和时代的局限,王国维的眼睛容不下这样的小姑娘。其实王国维是个纯爷们。他不能容忍自己生活在一个四不同的社会里。其他都是鸵鸟政策。他投湖自尽,与社会完全隔绝。
细读李清照的词,不禁为这位艺术天才的悲惨一生而叹息和感到悲哀。我们能从经典中看到和学到什么?不如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分析。生活中总有美好的东西可以储存,也有很多值得回忆和留恋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品味古典的原因。
李清照有自己的词学理论,有自己成熟的创作思想。基于对生活的感悟,李清照将一生浸泡在诗歌中。解读李清照,不仅是才华横溢的问题,更是对人性的解读。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为什么活着,这些永恒的问题正是诗人思考的问题。
这首《浣溪沙》,既是闺阁的抒情诗,也是伤春的抒情诗。古人生活节奏缓慢,有充裕的时间去追忆,去提问,去悲伤,去发呆,情感和情绪极其丰富。李清照的闺房很雅致吧?毕竟这么优雅的女人。文字引人入胜,能把我们带入作者的生活世界,哪怕是千年之后。
小院窗春意深。闲言碎语用得很好。常年关在小院里,小院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窗户还是那个窗户,人还是那个人。但闲言碎语写的是人与物的交流。将事物拟人化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东西也沾染了人的气息,有着人特有的灵性和闲散。朝夕相处,爱屋及乌。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春深日暖的时候,不要把心窗关得那么紧。回归应有的状态,自由悠闲。可能等到雨过天晴风骤,那时候又会保护闺房的安宁。风景写作也是作家本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人也是环境中的一道风景。
窗帘很重,但阴影依然很重。感觉他们家的窗帘是双层的。窗户是开着的,可能一整夜都没关。阳光可以透射进来,窗帘还没有卷起来。也许是主人不想频繁的来回走动,所以不需要卷帘。阴影重,是指窗帘被光线拉成一条线,投射在闺房的地面上,斑驳而闪亮。对这句话的解读也可能是这样的:透过还没有卷起来的窗帘,我们可以从窗帘里隐约看到一些外面的场景,但并不清晰。好奇了一会儿,我起身走到窗台上往前看。
倚着交错,孤独而沉默,轻轻拨弄着七弦琴。前两句之后,主角出现了。词人倚楼探景。也许周围很安静。词人感到无聊,沉默,思考着什么。对应的是无言的闲窗,其实诗人的心是闲的,他觉得窗也是闲的。七弦琴是一种高级乐器。七弦琴是让音乐说出心里的话,人无话可说。我想自言自语,却没有人陪,理查德·赫普乔德还有人听。就算没人听,你不是在听吗?谁知道诗人心中的孤独?
远处角落的群山提醒着黄昏。知道时间和周围环境。远处的山爱起伏,有些轻烟缥缈,似雾,又不是雾,又似真。天快黑了,我想知道,诗人吃完晚饭了吗?有闲适,有孤独,有慵懒,有意境。七弦琴舒缓而悠远。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
晴朗的风和雨使天气变得多云。春天的天气多变。一天,由晴转多云。诗人幻想着远处的轻烟是怎么来的。原来是细风吹雨打形成的。风有调皮的样子,追着雨吹。这是天才的想象。天气多变,心情多变,点点滴滴都是淡淡的忧伤。
院子里的梨子就要枯萎了,恐怕连这斜风斜雨都承受不了,真是悲哀的风景。梨花非常漂亮。诗人突然想到,在这样的烟雨中,梨花该有多娇艳。但恐怕梨花的凋谢是不可避免的。一切美好的事物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诗人自己不也是梨花吗?言语,感情,事情伤害到极致。本来没事,闲下来,看见了窗户,看见了窗帘和窗帘里的影子,随便理了理七弦琴。伴着远处的轻烟,我以为自己无言深情,梨花妩媚。难道我也讨厌短暂的春天吗?春光无价,寂寞几何?当心是阴天还是晴天,我能爱什么?
李清照的词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是因为她写出了深情和真情。人性相通,人情相通。她没有写出那个时代的赞歌,只写出了自己小儿女的平凡心情,足以传递给来世,震撼人心。
PS:
美女莫景云说的没错。诗歌之所以成为诗歌,在于其整体意境的塑造。任何对每一个字的微观分析,都会啰嗦,让人摸不着头脑。
因为知识和见识的限制,经常会出现人盲目的情况。很多诗词平淡无奇,比古文的艰深更容易理解。但诗歌比意境美、音韵美,传播更广。
我在想,在经历了《诗经》时代的咏怀之美,屈宋时代的文人雅士,汉代辞赋的瑰丽豪情之后,诗句在唐代达到了巅峰。然而,宋词的高峰、词作的丰富和词作的美却是另一番壮丽的景象。
这首词的每一句话,似乎都在无意中诉说着什么,但总的来说,我总觉得诗人的情绪在猛烈地涌动。在春日深影的梦里,对美好的事物无限向往,对手的余温十分震撼。岁月飞逝,春水常东,清风细雨,远山黄昏,我好想你,忧伤由此而来。也许是姚琴的声音早就哭了,也许是院子里深锁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