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诗-古诗-诗句-诗文-《清明》古诗杜牧 杜牧《清明》诗句解析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8/5 15:00:13 人气:6 加入收藏 标签:杜牧 清明 康熙 先生 山西

杜的《清明》诗探析穆

中国最早的诗歌有格律结构,有严格的格律要求。比如先秦时期的诗歌,一般都有四言律诗,在《诗经》中就有。下面是小编分享杜牧《清明》诗的解析。欢迎大家参考。

哀悼日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问当地人哪里买酒省心?牧童笑而不答杏山村。

每当清明来临,人们都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诗。短短四句话,字字珠玑。

前两天,记者前往上饶玉山县采访。城南冰溪河边,春雨中,一位头发花白的七旬老人,撑着一把黑色的伞,用苍老的声音唱着杜牧的《清明》诗。这位老人大体上读了这首诗,但他说的话让记者大吃一惊!

"吴顾航:"唐朝时,杜牧来玉山探险,从七里街下车,带了许多泥来到这里。哀悼日,细雨如泪;路上行人欲断魂。问餐厅在哪,牧童指着杏花村。它指的是这里!"

杜牧石的杏花村真的在江西玉山吗?

长期以来,关于杜牧诗歌中的“杏花村”一直存在争议。山西、安徽、江苏……全国20多个地方都说自己是真正的“杏花村”,却没有人能拿出令人信服的确凿证据。

山西汾阳杏花村,说他们那里产汾酒,很多诗词碑刻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杜牧的《清明》诗位列古迹之首——这当然说明山西杏花村的身份毋庸置疑。但经考证,杜牧一生从未到过山西。他怎么能在汾阳喝酒?而且山西汾阳清明节从来不下雨,有时候还会下雪。怎么会有“清明时节雨纷纷”?

所以,山西汾阳杏花村不是“真正的”杏花村。那么,安徽贵池县杏花村正宗吗?赤县杏花村在古代也以酿酒闻名。杜牧在贵池为官两年,期间酷爱饮酒、郊游。但经过考证,也有人提出两个问题:一是《清明》成书时杜牧已在位半年,嗜酒如命。他不知道杏花村要去哪里,怎么能向牧童问路呢?第二,既然做官,喝酒自有仆从伺候,杜牧为什么要自己去买?所以安徽杏花村不是“真”的。

还有江苏宜兴的杏花村。杜牧晚年罢官后住在湖州。他常到邻县宜兴解闷,住在宜兴十里北。据地方志记载,十里背附近有个村子,四周杏树环绕。但最后经过考证,这里并没有“餐厅”,也从未有过酿酒的历史。《清明》这首诗里写的场景与此无关。

几乎所有的“杏花村”都被一一否定了。人们望而却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杜牧的《杏花村》其实是泛指,没有什么实质意义;第二,《清明》诗中的杏花村确实存在,只是年代久远,说不准。

然而,杜牧笔下“杏花村”的秘密,却被一位名叫吴的玉山老先生无意中揭开了。

“吴:地图上标有康熙县志杏花村……”

吴,73岁,大学学物理,在国企干了一辈子。退休后,他一头扎进“旧纸堆”中寻找文化,热衷于当地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五年前,吴先生在查询清康熙十年(即1671年)编纂的《玉山县志》资料时,发现了关于杏花村和杜牧的相关记载。《康熙县志》是玉山目前最古老的县志,现仅存一本孤本,保存于北京国家图书馆。之前吴先生看到一份清代康熙玉山郡志的手抄本。后来又自费从台湾省买了两本《清康熙玉山县志》的影印本,里面有关于杏花村的五条详细记载。其中一条明确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问餐厅在哪,牧童指着杏花村。——玉溪杏花村杜牧”。

“吴:在全国范围内,我们都称自己为杜牧的杏花村,但真正的县志上只有我们一个。郡县不可能乱写,史家也不可能乱写,这一点毋庸置疑。”

兴谷先生认为,《玉山县志》属于正史,由官府编纂,知府主持,专职史家撰写,报朝廷审核。所以真实可靠。《清康熙玉山县志》中也有记载:“杏花村位于县城西隅,其地近溪,多杏花,故名。有一个古老的音乐厅和餐厅,但许多船停在它下面。古诗说,请问餐厅在哪里?牧童指着杏花村。指的就是这个。”

"吴:这条路以前有很多杏树,但将来不会种了."

吴很坚定地说,纵观全国各地关于“杏花村”的史料,没有一个有如此正面叙述和具体地域描述的,所以玉山冰溪镇的“杏花村”就是杜牧诗中的杏花村是毫无疑问的。

兴谷先生还专门查阅了杜牧50岁时写的墓志铭和元代学者辛写的《唐代人才传》,初步推断出杜牧写《清明》的时间。高二那年(也就是827年),26岁的杜牧是高中第五秀才,却只是被朝廷授予九年级弘文堂的校书记。经尚书右丞和时任江西观察史的沈传师推荐,成为江西团练府九品督察。第二年春天,杜牧作为巡察,奉命在江西一带巡察,来到上饶玉山。23岁,因《阿房宫赋》而名扬天下的杜牧,那时候年轻气盛。此外,北方人无法适应南方的气候。清明时节雨纷纷,湿滑不堪,他又急又渴,于是发表了“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感慨和抱怨。

“吴:以他的才能,给我一个七品小官我很不满意。我心情不好。渴了,写了这首诗。”

在学术界,杜牧的《清明》诗一直受到质疑。很多专家学者认为这首诗是后人所作,理由是这首诗既没有见于杜牧的唐宋诗词集,也没有收录在清康熙的《全唐诗》中。初名杜牧,后改名《清明》,400年后编于南宋末年的《唐宋诗词选》。关于这个问题,吴先生通过查阅《县志》和文史资料也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原来《千家诗》的编撰者之一是谢枋得,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江西上饶弋阳人。同时,谢枋得与当时在玉山县政府任职的高级教育官员王毅是文学上的朋友。王逸本人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从王逸那里得到了杜牧的《杏花村》手稿,一直珍藏在玉山府衙,爱不释手,就编成了千首诗。

“吴:我是从广信府和直隶、玉山县知道谢一德和王益的关系的。玉山王逸告诉他,杜牧的诗藏在府库里,交给他汇编成千首。”

据说1000多年前,玉山县就广泛种植杏树。春天,杏花开满了整个城市,非常美丽。这次在玉山,记者在春雨中跑了半个县城,踩着泥泞,没找到一棵杏树。今天的豫商城,没有杏花村,杏花桥是新的。就连仅存的兴化门也被砖头堵住了。

就这样,历史被后人悄然遗忘和遗失。可喜的是,目前玉山县正在杜牧当年杏花村的遗址上,以明古城墙为中心,建设全国最长的滨江公园,希望重现清明杏花天中大唐的壮丽景象。

"吴:南面的城墙是玉山保存得最完整、最长的。触摸这块红石,触摸了明朝的历史。”

玉山南面有一座明代古城墙,长1400米。10多年前因城市建设被拆除,现在计划恢复。兴谷先生说,有一年,他带了一个美国人去看古城墙。当老外把脸贴在比美国历史还长的长满青苔的古城墙上时,他听到一声惊呼,“是真的!”那一刻,他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热爱家乡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历史,捍卫我们的文化!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109783.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