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喝酒文案高质量短句,女人喝酒高情商句子?-句子-短句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8/1 8:37:58 人气:9 加入收藏 标签:喝酒 外公 我们 父亲 啤酒 我的

说自己不喜欢酒,这可能是违心的话,因为遇到酒局我基本上未拒绝过,偶尔几日没酒局,我还会约上几位好友小酌几杯,所以一年到头酒没少喝。每次喝酒,酒酣之余,大家天南海北,阔谈一番,甚至争论得面红脖子粗。妻喜欢安静,从来不愿赴我的酒局,说男人有酒就没了天地,把握不住自己。归根到底,男人与酒割舍不断,都是酒精惹的祸。

虽然我刚年过半百,但酒龄并不短。说起我喝酒,还得从年幼时说起。

我的外公住在山里,离我家约6里路。据说外公家族是朱元璋的后人,当年为逃政治迫害举家躲到深山里。外公家族是旺族,兄弟多人各怀一技,石匠、木匠、道公、瓦匠算命先生等,在当地都小有名气。我的外公是个瞎子,在我母亲还未成年时就离世,所以我的记忆里没有外公的模样,我见到的只有小脚外婆。打我记事起,外公家已经走向没落,家境也不太好。每次去外公家,好客的外婆总是变着法子给我们做些好吃的,有时候实在没有东西做了,外婆便从鸡窝里摸出几个鸡蛋,将辣椒剁成碎末炒鸡蛋,辣椒末炒鸡蛋成为我记忆里外婆的味道。

小时候去外公家,父亲将我和弟弟放在箩筐里,挑着我们沿着一条河堤而行,母亲则手牵着哥哥和姐姐,一家人要花一个小时才能到外公家。坐在箩筐里,看着父亲微曲的身子,望着身旁流淌的河水,观着远处青脆的群山,我的心儿早已飞到了外公家。

去外公的路上,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深沉的爱。

这条小河源自鲁谼山,一路欢歌而下,绕过外公家所在的村庄,从我家所在的集镇穿过。小河名叫鲁王河,据传与三国时的鲁肃有关。三国时鲁谼山一带为吴国属地,鲁肃曾在此屯兵作战,至今仍留有很多与鲁肃相关的遗迹,如当年鲁肃屯兵扎寨的山叫鲁谼山,山上有试剑石、鲁王墩等遗址。

小时候,我经常和小伙伴在河里摸鱼捉虾、打水仗。河里最多的是石蟹、石鱼、虾子,偶尔还会捉到几条鲶鱼。河水哗哗流淌,我们的打闹声不断。年长些时,每天放学回家,我们会踩着石头过河,到对岸的山上打柴。那时候农村都烧柴火灶,父母每天在生产队出工,柴火便成为我们孩子的事儿。有次过河,哥哥踩石头滑倒,掉落水中,被河水冲出了几十米,幸被一位路过的村民救起。从那以后,我们每次踩石头过河都提心吊胆,生怕滑落水中。小河平时很温驯,一旦发山洪就汹涌澎湃。我的一位姨妈在过河是遇到山洪来袭,结果命丧河中。后来,河上建起了一座小桥,我们过河不再担忧了。

母亲不止一次告诉我们,外公家族兴旺时,兄弟们住在一个大院落里,四方是用青砖砌筑的丈高院墙,家里是用木板建起的楼房。但我小时候去外公家,已不见丈高院墙,只有三外公、小外公家木楼依然完好。每次去外公家,我都嚷着要住木楼,踏着吱吱响的木楼梯上楼,透过窗户看远处的群山,听着山风酣然入睡。后来因为家族没落,加上儿孙辈陆续迁出,原有的木楼逐渐被拆除了,目前已黯然无存了。

我的外公学的是算命的技艺。舅舅耳闻目染,也学了些算命的学问。儿时的我到外公家,总缠着舅舅说算命的事儿,以致年长后有段时间我沉迷算命术,找来很多相关书阅读,还学着给人看相算命,现在想想都很幼稚。舅舅后来要求进步,与家族脱离关系,还休了童养媳,加入了共产党,成了生产大队里的干部。

或许是家族传承的生活习惯,每年腊月里,外公们都带着小辈们酿酒。酒是用糯米酿造的纯粮酒,用坛子装起来,扎上红绸子,用泥巴封口,埋在地下,来年开春后取用。酿酒时,酒坊里香气扑鼻,蒸汽弥漫,我会悄悄地溜进去,看大人挥汗忙碌。酿出的酒沿着竹筒滴下,落入酒坛里。大人们会用碗接些,小咪一口,然后发出啧啧的赞许声。儿时的我以为这是人间美味,趁着大人们不注意,偷偷地伸嘴喝一口,结果醉倒在酒坛旁,被大人发现后笑着抱到床上。所以,若算酒龄,我三四岁就喝酒了,至今应该有40多年了。

随着外公们相继去世,到我上小学的时候,酿酒的事儿也就没了,舅舅们也开始买酒喝了。那时候,舅舅们喝的都是散装酒,拿个空瓶子到合作社门市部买酒。酒放在大缸里,营业员拿个提勺往里一窊,将一个漏斗放在瓶口,提勺靠着漏斗,酒就流进了瓶里。提勺有大有小,有二两、三两、半斤的,根据顾客购买量而定。

打我记事时起,父亲就爱喝酒,酒多是常有的事儿。但父亲酒多了睡觉,曾未发生发酒疯的情况。以前去外公家,父亲总要带几个空瓶子,回来时瓶里已被外婆装满了酒。后来外公那边不酿酒了,父亲便买散装酒喝。每次给父亲买酒,我都要偷偷地喝几口,然后跑到塘边,用塘水补齐。这事儿父亲一直不知道,也或许是知道了没说出来。

后来我上大学离开了家乡。为了给我挤生活费,父亲虽仍然喝酒,但每次都控制量少喝,我也从未听到父亲醉酒的情况了。

上大学时,同学们偶尔也会聚聚,喝点小酒。同学中,有几位来自北方,自诩酒量可以,大家开始不信,几次与他们拼酒量都倒了。我囊中羞涩,这样的聚会我通常是不参加的。一次,一名宿友再次被他们放倒,我便随口说了句:“你真脓现,要是我出马,才不会这样子呢!”宿友有些将信将疑,表示有机会要让我亮亮酒量。再次聚会,宿友便叫上了我。

当时的我体重只有108斤,个子很瘦长,我给自己取笔名“瘦马”,时常以此笔名在校报发表文章,被系辅导员发现后推荐进系学生会,还成为校报和校广播站的编辑,“瘦马”的名号在学校小有名气,很多同学都知道“瘦马”,而不知道我的本名。毕业工作后,我也曾用“瘦马”笔名很久,到铜陵日报工作后,编辑毛士云老师告诉我,“瘦马”在古时候是妓女的别称,从那以后我再也不用“瘦马”笔名了。

见到瘦长的我,几位北方同学怎么也不相信我能喝酒,当场要和我对瓶吹,准备让我出洋相。我拿起酒瓶,咕咚咕咚就喝下了一瓶二锅头,而他们派出的代表只喝到一半就喷了,瘫倒在凳子上。宿友见我为他报了仇,激动地抱住我。从那以后,我能喝酒的名气大振。一位山东籍同学不信,非要和我较酒量,结果我对瓶吹了两瓶二锅头,他却醉得不省人事,被送到了校卫生室。

但上大学的时候我还是醉了一次,那是在毕业论文导师家中。毕业前,我们要完成一篇毕业论文。我们几位同学的论文内容需要实验数据,导师便带着我们每天在实验室做实验。三个多月的接触,导师对我印象很好。论文完成后,导师邀请我们到她家做客,喝的是蓝带啤酒。或许是导师的表扬让我飘飘然,结果我喝了10听啤酒就多了,能喝酒的英名也栽了。

毕业后我分到粮食部门,安排在粮食采购岗位上,每个月都要出差20多天,省内省外到处跑,其中去的最多的是阜阳。阜阳人以能喝酒著称,有“阜阳的麻雀也能喝三两酒”的说法。第一次出差到阜阳,是在一年春节前,我承担粮食调拨具体工作。当时粮食执行的双轨制,调拨计划是6000吨小麦,以保障铜陵的节日供应。此次出差,粮食局领导带队,对方盛情款待。酒席中,自然谈到粮食调拨事宜。对方一位领导半开玩笑地说道,要是我能连喝6碗白酒,6000吨小麦就如数调拨。带队领导看了看我,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年轻气盛的我二话没说,端起酒碗就喝了起来,三下五除二就把6碗酒喝完了,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调拨合同也在掌声中签署了,我的酒量也在大家心中留下。

长年在外出差,我很少回老家。偶尔回老家,也只是匆匆而过。每次回家,父亲都要让我陪他喝几杯。那年父亲68岁生日,我刚好出差在阜阳,没能回老家给父亲庆生,而哥哥弟弟也都在外地打工,也都没有回家。父亲生日那天,家里来了很多人,摆了几桌酒。或许是因为开心,也或许是因为子女都不在家,那天父亲喝了很多酒,结果酒多了,在下楼梯时摔倒。接到电话,我马不停蹄地往回赶,但赶到老家时父亲的身体已经僵硬了,没能陪父亲喝上庆生的酒,父亲也结束了他喝酒的生涯。

父亲去世后,母亲便常常教育我们少喝酒,哥哥告别了喝白酒,开始喝起了黄酒,弟弟基本上不喝酒了,我也控制自己喝酒的量,每次喝酒尽量适量而止。慢慢地,我的酒量下降了,以致喝半斤酒就显多了。现如今,虽然我还在喝白酒,且喝酒的次数也很频繁,但明显不比从前了。

也许是个性使然,这些年来,高中同学和大学同学校友会,每次都希望我能参加,但我均没有参加过。2018年,铜陵实现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我全程进行了跟踪报道,并参与了造血干细胞的护送。受捐者在郑州,也是我上大学的地方,有多名大学同学在这个城市工作。得知我的到来,几位同学专门请假宴请我。酒席上,同学们频频敬酒,希望能看到我当年喝酒的风采。把盏推杯间,我早已忘记了自己的酒量,结果烂醉如泥,被人架着上了回程的高铁,一直昏睡到家。这次郑州之行,再次让我醉在这座城市,成为我心中抹不去的阴影。

说到喝酒,有人爱喝白酒,有人偏爱啤酒。曾有段时期,我是白酒、啤酒都喝,常常还是喝了白酒又喝啤酒。说也奇怪,白酒已喝得有些醉意,但几瓶啤酒喝下去,我的醉意竟然少了些许。说起我喝啤酒,在朋友中还有“啤酒王子”的别称。铜陵市举办首届啤酒节,喝的是白鱀豚啤酒,我连续吹了4瓶,但却无缘前三名。刚到铜陵工作时,铜陵盛行喝扎啤。夏天的晚上,约上几位好友,来上几盘龙虾,炒上几个小菜,大家畅怀狂饮。扎啤很冰凉,喝下去一直凉到胃里,那种感觉真好。很多人喝扎啤是一扎一扎地上,一扎通常是2升,而我们是一桶一桶地上。一桶扎啤少则10升,多则30升,而我就喝过30升。一位老友和我是忘年交,他的最爱是喝啤酒,所以我们经常聚在一起喝啤酒。老友喝啤酒有个规矩,那就是中途不给上厕所,要上厕所,一次10元。有次他请客,中途多人频频如厕,结果他收了400多元,付了餐费后还有盈余。一次他要和我较啤酒量,结果我们两喝了29瓶啤酒,硬是都没有如厕,这也成为我们两喝酒的佳话,当然这是20年前的事儿,如今他还在喝啤酒,每次不超过4瓶,而我基本上不喝啤酒了。

中国人喝酒,喝出了酒文化。“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酒从眼前过,不喝是罪过。”酒席上,大家可能都听过这样的俗语。这句话是劝酒的招术,也是爱喝酒人的托词,成为酒文化中的经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许多关于酒的俗语,而这些俗语都很有趣,并且道理也容易懂得。

但也有许多人,听到这句俗语的第一反应是不认同。因为,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一提到酒,说的就是那家的谁谁又喝多了,或者是听到电视新闻里面播放的酒驾又出现了严重的事故。

确实,如今这样的现象已经在我们生活中屡见不鲜。所以导致了大家对酒的第一印象就是害人。不过,酒作为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肯定不是想害我们。酒本来就是由粮食酿造而成的,如果我们适量的喝酒,对人的身体是有好处的。只不过,今天的人们过多的饮酒,才造成了各种不好的事情发生。如果我们适当的饮酒,就不会有这样的情况,而且老人喝了酒以后,还可以降低脑血栓的发生率。因此,适量饮酒好处还是很多的,大家不要因为过度饮酒造成不好的后果而对酒产生了坏印象,同时,我们也应该劝诫人们适当喝酒,尤其是酒后不要开车。

酒是好东西,适量饮酒怡情,过量饮酒伤身。悠闲时光,邀几位好友小酌,品品人生,谈谈生活,叙叙友情,享受生活中的漫时光,也算是人生的一大乐趣所在。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106877.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