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 > 正文

今日头条-丁肇中火上热搜,没听妈妈的话学了物理拿了诺奖,高考生备受鼓舞

作者:今日头条 来源:今日头条 日期:2023/5/24 16:16:51 人气:11 加入收藏 标签:学生 专业 大学 家长

丁肇中是国际知名实验物理学家,国内很多学生是从初中语文课本上了解了他的事迹,为他的爱国精神和科研精神深深打动。近日因为给年轻人的建议过于接地气,而火上热搜。对于正处于迷茫期的高考生,指明了人生的方向。

高考作为人生重要转折点,不仅决定学生未来能到什么学校读书,更关乎未来一生努力奋斗的工作方向。考上名牌大学固然重要,能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更重要。没有兴趣做基础,学生很难在学业上有所建树,未来工作也会觉得枯燥乏味,一辈子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高考在即,很多考生仍旧不知道自己要考哪所大学,更不知道学什么专业。他们觉得填报志愿是家长的事情,自己只要负责考出一个好分数即可。作为过来人的家长,自然知道学什么专业未来更吃香。

家长在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多数会考虑专业的就业前景、好不好找工作、会不会毕业即失业、毕业起薪标准等等,唯独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学生自己是否喜欢。这也不怪家长,因为就连学生自己,可能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更擅长什么。

有些学生自己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结果家长以“我为你好”为由予以否定。毕竟学生没有社会经验,理想不能当饭吃,还是要以务实为主。高考生就是在家长的安排下,胡乱填报了高考志愿。直到大学开学后才知道,选择了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再热门也学不进去。

那些坚持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学科,即使一开始不被看好,可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尽情展示天赋特长,甩开短板学科后,在专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难怪丁肇中教授不轻易给年轻人提建议,也从不强迫儿女听从他的建议,他年轻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才取得今日的成绩。

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很多老师给学生的建议是优先报考理工科专业,尽量避开基础学科,考试难度大不说,就业岗位还比较少。未来除了当科学家,就要当老师。“天坑专业”中有2个都是基础学科,就连丁肇中的母亲,当初也不相信儿子能学好物理。

丁肇中出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土木工程学专业,在山东大学、重庆大学等多所高校担任教授。母亲在燕京大学毕业后,曾在四川教育学院任教授7年。而后公费留学美国,拿到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

丁肇中出生后,她就专心在美国教导儿子。就是这样一位博学多才又在大学当过教授的母亲,也不同意儿子学物理。可是丁肇中并没有听妈妈的话学了物理,母亲一开始并不觉得他能有所建树,但是她尊重了儿子的选择。

母亲在临终前嘱咐丁肇中:爱科学、爱祖国、双爱双荣。2年后丁肇中拿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16年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他表示,选择专业就应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做,这才是真正专家该有的样子。

对比于其他教育专家,丁肇中的说辞更显真诚和睿智。他反而建议年轻学术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做你认为正确的事情,这无论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还是科研论断都有好处。有时候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不要因为大多数人反对而改变你的兴趣。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给出学生的意见都只能作为参考,最终选择哪个专业,还要学生自己决定比较好。过来人的建议毕竟带有个人情感色彩,每个人的资质和兴趣方向、看待事物的角度和三观都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不一样。

绝大多数能在专业方向有长足发展的学生,未必是天赋最高的,也未必是最勤奋的,唯一的共同之处就是对专业有一腔赤诚,这也是支持学生走得长远的根基。

丁教授鼓励学生有创新精神,并不是要学生事事与家长作对,家长说什么都不听。突破底线的事情学生不能过于任性,但是创新方面还要遵照自己的想法。家长也应当张弛有度,不要折断了学生展翅翱翔的翅膀,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今日话题:大家觉得高考生填报志愿,专业应该谁说了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toutiao/74066.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