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号,数码博主@数码闲聊站 昨天爆料说,iPhone Air 2 的研发和测试还在正常进行中,不过发布时间可能会往后推一推。这主要是因为第一代的销量不太理想,国内上市才12天,激活量才10万台,远远没达到苹果的预期,首周销量甚至不到5万+。
小编来给大家聊聊,为什么苹果的“超薄旗舰”iPhone Air会遇冷呢?不少博主和用户都反映,主要有三个问题:第一是价格太高,起售价就7999元;第二是eSIM在国内用起来不太方便;第三就是续航有点差,电池才3000mAh左右。
更尴尬的是,跟标准版iPhone和Pro系列比起来,Air在性能、拍照(只有单摄像头)、充电速度(20W)这些方面都缩水了不少,性价比就被大家质疑了。
行业里的连锁反应已经很明显了:现在国内前五大的手机厂商里,只剩下一家还在坚持做类似“小屏轻薄”这种设计的项目,原本计划是2026年第一季度发布。不过呢,有品牌(猜可能是小米或者OV)已经直接把这个和iPhone Air差不多的设计项目给取消了,原因就是市场反响不好。
之前小米的高管卢伟冰还说过,Air这种手机算是“大胆创新”,但问题是太追求轻薄了,牺牲了续航、散热这些用户体验,结果销量其实特别小众。
在供应链这边,富士康和立讯精密也已经大幅减少了iPhone Air的产能,有些生产线年底前就要彻底停掉。有分析师郭明錤就说了,苹果现在的Pro系列和标准版已经满足了大部分用户的需求,像Air这种细分定位的产品,真的很难突围出来。
小编的观点是:以前超薄手机在行业内算是个“炫技”的方向,但用户其实更在意的是整体的使用体验。苹果之前尝试做超薄手机没成功,这也给其他厂商提了个醒——不能为了追求轻薄而牺牲了实用性。也许将来技术进步能解决这个问题,但现在消费者已经用实际行动表态了,他们更愿意为实用和体验买单。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