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不完,根本捡不完! ”全红婵满场跑着接娃娃,嘴里念叨着,脸憋得通红。 工作人员拿来麻袋,才把这些“甜蜜的负担”收拾妥当。
这一幕发生在11月2日的广州奥体中心。 第十五届全运会跳水女子团体赛颁奖礼刚结束,全场观众为全红婵下起了“娃娃雨”。
这是她时隔183天重返赛场
五个月前,她因伤病和身体发育问题暂别赛场,甚至放弃了世锦赛。 不少人猜测她可能退役。
全红婵用一场完美的复出之战回应了所有疑问。
比赛开始时,全红婵略显紧张。 这是她与新搭档王伟莹的首次正式比赛合作。 第一跳,她们就拿下全场最高分。 随后的两轮比赛,全红婵依然表现出色,她的动作标准得像教科书一样,入水时几乎看不到水花。
三轮比赛后
全红婵/王伟莹以0.9分的微弱优势力压上海的陈芋汐组合,排在双人10米台的第一名。 这个结果让现场观众沸腾了。
颁奖仪式上,全红婵和队友跳着站上领奖台。 获奖的喜悦之外,更动人的一幕随即上演。 全红婵兴奋地跑向观众席,观众们齐声呼喊:“全红婵,你好棒。 ”
随后,观众们向她投来毛绒玩偶,形成一场特别的“娃娃雨”。 对于这位从小就喜欢收集毛绒玩具的运动员来说,这无疑是最温暖的欢迎仪式。
在全红婵奔跑捡娃娃的时候,摄像师和记者们全程跟拍,忙个不停。 由于玩偶太多,她一个人根本捡不过来。 最终,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这堆“宝贝”才被搬回后台。
这场比赛的门票几乎在开售十几秒内就售罄
入口处售卖应援物件的商贩生意繁忙,其中全红婵的“大头”扇子尤为热销。 一位摊主透露自己进了三四百把扇子,并对售完所有扇子充满信心。
赛后,全红婵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三个字:“我真棒”。 这条微博迅速冲上热搜第一。
这三个字背后,是长达183天的艰辛付出。 因身体发育带来的体重变化,是女子跳台选手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 为备战本次全运会,全红婵经历了控制体重的艰难过程。
她每天需要多次测量体重,完成教练组制定的减肥计划,计量单位甚至精确到了克。 今年4月的一次比赛中,全红婵就曾坦言:“体重涨了不少,导致动作变形。 ”
原本报名参加三个项目的全红婵
最终决定放弃女子10米台个人项目。 这一决定虽然让期待她与陈芋汐再次“神仙打架”的观众感到遗憾,体现了她和团队对复出过程的科学规划。
在远离赛场的日子里,全红婵还迎来了身份转变。 今年9月,她正式入读暨南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该学院院长是中国短跑名将苏炳添。 苏炳添透露,针对全红婵这类特别优秀的国家运动员,学院将采取新型培养模式。
11月1日,广东奥体中心游泳馆,全红婵随队完成赛前一练。 赛前热身时,她的背包上挂满了小乌龟等玩偶。 热身过程中,全红婵还调皮地“炸鱼”,与新搭档王伟莹配合默契,有说有笑。
比赛当天下午4时,全红婵在教练指导下进行跑步、压腿等赛前热身。 现场记者注意到,她看起来壮实了不少,体重完全没有成为其负担。
《人民日报》发文称
“被全红婵的自信乐观感染到了,全红婵伤愈后在全运会首秀即夺金! ”央视点评道:“全红婵伤愈后复出首秀,水花压得好稳。 ”新华社也发文祝贺全红婵十五运开门红。
此次夺冠是全红婵个人第三枚全运会金牌,使其成为全运会史上夺得金牌数最多的女子跳台选手之一,与陈肖霞、张家齐并列第一。
比赛结束后,广东队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夺得冠军。 广东队最终以2369.80分成功卫冕。 四川队和陕西队分别获得银牌和铜牌。
全场观众为全红婵下起“娃娃雨”时,她急得直跺脚,一路小跑着捡起这些礼物,手里抱满了还不肯停下。 观众们扔给全红婵的娃娃都是精心挑选的可爱玩偶,既是对她的祝福也是对她的认可。
看到她抱着娃娃笑开花的样子
大家都被这个朴实又努力的姑娘所打动。 从农村娃成长为世界冠军,全红婵靠的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
这次复出首秀夺冠,有力地回应了质疑者。 两年来,全红婵经历了不少挑战。 由于生长发育遇到瓶颈,她的动作难度一度难以提升。 她没有放弃,每天加练数小时,最终找回了状态。
接下来,全红婵还将备战11月6日的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 届时,她将再次与陈芋汐正面对话。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