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为登上微信步数榜首而努力行走?或许现在我们可以换一种更为科学的步行方式。最近发表在《JAMA·内科学》上的一篇研究文章指出,每天行走的步数不必非得达到一万步,七千五百步可能就足够了。哈佛医学院的I-MinLee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对一万六千多名平均年龄为72岁的女性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每天行走7500步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约60%有关。这一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日常步行。
关于每天行走一万步的说法,其实源自1965年日本一位卫生科学教授的计步器营销活动。他认为每天走一万步能帮助日本人避免肥胖。但实际上,这个被广泛接受的目标并非基于科学研究的结果。因此,我们不必过分追求步数,而应关注行走的有效性和质量。
朋友圈中的步数大多来自手机或手环的记录,这些设备虽然方便,但准确性却有待商榷。只要设备位置变动,即使不移动脚步也会产生虚假的步数。因此,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手机记录的步数并不等同于真正的运动步数。真正有效的步数应该来自于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这时我们的心率应达到一定的标准。
走路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其带来的好处自然不少,包括降糖降压、防便秘、防疝气、减肚子减腰围以及减少癌症的发生等。然而,因过度运动而受伤的新闻也屡见不鲜。因此,我们在走路锻炼时需要注意活动量要与自己的身体状况相匹配,避免盲目追求步数目标。
科学的走路方式能为我们带来更大的健康效益。除了注意活动量,我们还需要关注走路的姿势、节奏、地点等。理想的走路环境应该是清静又干净的地方,如公园、体育场等。选择合适的鞋子也是非常重要的。文中还介绍了几种科学的走路方法,如踮脚走、转腰走、交替走、扭着走和敲着走等,这些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通过走路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注意走路的步数,更要关注走路的方式和质量。通过掌握科学的走路方法,我们可以走出一身健康。因此,让我们调整步伐,向着健康的目标前进吧!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