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一段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视频中,一位机器人稳稳牵着机器狗过马路,路过大哥直接看懵。网友:这画面简直是降维打击。
关于网友看到的“机器人牵机器狗过马路”视频,目前无法直接判定其是真实拍摄还是AI生成。不过,我们可以从现有技术和实际应用层面来分析一下这个场景的可能性。
一、从技术视角看场景可行性
如果视频是真实的,它所展示的技术背后可能涉及分层控制架构和具身智能。
· 协调与控制:在机器人领域,让一个机器人引导另一个机器人的技术正在发展。例如,波士顿动力在机器狗的控制中应用了分层控制方法,高层控制器可以制定策略并输出指令(如底盘速度、姿态参数),底层控制器则负责稳定和执行。理论上,类似的协调控制可以应用于两个机器人之间。
· 感知与决策:机器人牵机器狗的行为,需要两者都具备环境感知和自主导航能力。腾讯的机器狗MAX就能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并自主完成规划。现实中,像仙工智能等公司也已推出具备自主移动和场景适应能力的轮足机器狗。
· 技术整合:这个场景可能是具身智能的一个体现,即机器人能在实际环境中感知、理解和交互。例如,杭州南山路用于巡逻的机器狗"汪汪仔",就能在开放路段自主巡检,并与后台系统联动。
从技术发展角度看,实现视频中的场景是具备可能性的。
二、如何辨别视频真伪
面对难以分辨的视频,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初步判断:
1. 物理规律:观察机器人和机器狗的运动是否符合物理规律,特别是它们的移动、重心变化以及与环境(如地面、阴影)的互动是否自然。注意关节活动、部件衔接处有无不自然的扭曲或穿模。
2. 画面细节:AI生成的视频在细节上可能存在瑕疵,如纹理怪异、光影不协调、物体边缘模糊等。可以仔细查看机器狗"毛发"、金属反光等细节是否真实。
3. 官方信源:留意视频的原始发布者是否为机器人公司、研究机构或权威媒体。关注其官方渠道是否发布了相关信息或声明。例如,杭州的巡逻机器狗"汪汪仔"就有中国新闻网等媒体的报道。
4. 技术匹配:思考视频中展示的技术是否与当前已知的机器人技术发展阶段相符。虽然可能存在未公开的尖端技术,但如果远超当前公共领域所见,也需要保持警惕。
目前,实现机器人牵引机器狗协调作业的技术正在探索和发展中,视频中的场景从技术原理上讲是可行的。但它究竟是前沿技术的真实展示,还是AI的逼真创作,还需要基于上述方法进一步判断。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