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半山竹林苑,5354万港元,193平方米——阿里巴巴前CEO张勇的新家。这笔看似普通的豪宅交易,背后却隐藏着中资大佬们集体重仓香港的战略布局。
2025年10月24日,港股上市公司希慎兴业发布公告,阿里巴巴前CEO张勇以5354万港元购入香港半山竹林苑一套约193平方米的豪宅。这笔交易采用分期付款,张勇先行支付5%定金,余款可分期到2026年1月。
就在张勇出手购房的几乎同一时期,阿里巴巴与蚂蚁集团联手以66亿港元购置香港铜锣湾一整栋写字楼。企业巨头与个人大佬不约而同地重仓香港,这绝非巧合。
01 交易解码:张勇的购宅细节与智慧
张勇的这笔豪宅交易,处处透露着精明的资金智慧。
根据希慎兴业公告,张勇通过一家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公司完成收购。该物业实用面积约2084平方呎(约193平方米),位于香港半山坚尼道地的黄金地段。
交易条款显示,张勇已在签署协议时支付了267.7万港元(相当于总价5%)的初步订金。买卖合约拟于11月7日前签署,余款将于2026年1月24日完成日或之前支付。
这种“小首付、长分期”的付款方式,大大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相比普通购房者往往追求多付首付、早日还清贷款的习惯,高净值人士更懂得保留资金灵活性的重要性。
截至2025年6月末,该物业估值仅为3431.3万港元。 而张勇的成交价相比估值高出56%,这一溢价背后,是对该地段未来增值空间的坚定看好。
02 职业转身:从阿里掌舵者到资本操盘手
要理解张勇的购宅行为,我们需要审视他卸任阿里后的职业轨迹。
2023年9月10日,张勇正式卸去了在阿里巴巴的一切管理职务。当时阿里巴巴曾表示,张勇将在阿里巴巴集团10亿美元投资支持下,设立与掌管一个面向未来的科技基金。
2024年3月,晨壹投资宣布,张勇加盟晨壹基金,和创始人刘晓丹共同担任管理合伙人。这一举动标志着张勇正式转型为私募股权投资人。
2024年12月9日,希慎兴业任命张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董事委员会成员。希慎兴业是香港老牌地产商,主要从事商铺、写字楼、住宅出租等业务。
2025年8月1日,香港交易所公告显示,张勇获委任为香港交易所旗下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的最新成员。
这一连串精准的职位变动,勾勒出张勇从企业管理者到资本玩家的转型路径。
03 企业布局:阿里系的双重香港战略
在企业层面,阿里巴巴与蚂蚁集团的香港布局同样引人注目。
阿里与蚂蚁联手购置铜锣湾写字楼,体现了香港作为跨境资本运作枢纽的独特价值。香港成熟的金融体系、自由的资本流动,以及与国际市场的紧密联系,对企业全球化运营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张勇的个人投资与企业行动形成了巧妙呼应。这种企业与个人的联动布局,构建了多维度、立体化的香港战略。
香港不仅是企业国际化的桥头堡,也是高管们安家置业的首选。这种双重布局确保了企业与个人在香港的深耕发展。
04 香港魅力:国际金融中心的双重吸引力
香港为何能同时吸引中资企业和高端人才?答案在于其不可替代的双重吸引力。
对企业而言,香港是理想的跨境资本运作枢纽。完善的普通法体系、自由的资本流动、与国际接轨的监管标准,以及丰富的金融人才储备,为企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
对个人而言,香港提供健全的产权制度和港币资产的抗通胀优势。香港的普通法体系保障了财产权,而港币与美元挂钩的特点,则在全球经济波动时提供了更好的保值功能。
此外,香港低税率环境和优质生活配套,也成为吸引高端人才的重要砝码。从国际学校到医疗资源,从文化娱乐到自然环境,香港都能满足高净值人群的生活需求。
05 大湾区机遇:香港的战略位置与未来潜力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进一步强化了香港的战略价值。
根据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将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香港作为大湾区内的国际金融中心,将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随着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逐步形成,香港与内地城市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等基础设施,已经大幅缩短了地理距离。
在这个背景下,投资香港不仅是看好香港本身,更是看好整个大湾区的发展潜力。香港作为连接内地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其地位短期内难以被取代。
06 资本思维:高净值人士的资产配置逻辑
张勇的购宅行为,反映了高净值人士特有的资产配置逻辑。
普通购房者往往着眼于“安居”需求,而高净值人士则更注重资产的保值增值潜力和资源配置效率。
张勇选择此时购入香港豪宅,既有对香港楼市见底回升的判断,也有对个人资产全球配置的考量。香港楼市在2021年至2025年间调整超过30%后,泡沫风险已显著降低,投资价值显现。
与此同时,香港豪宅的租金收益率颇具吸引力。张勇所购物业在2024年的税后净租金收入达101.8万港元,较2023年增长51%。 这笔稳定的现金流,为资产带来了持续回报。
07 联动逻辑:企业与个人的协同效应
中资企业在香港设立总部,高管随之在当地购置资产,这种联动模式并非偶然。
对企业来说,派遣高管常驻香港,有助于加强对国际业务的管理,并更好地融入本地商业网络。
对个人而言,在香港安家置业,既便于开展工作,也能享受优质的生活环境和完善的公共服务。
更重要的是,这种联动创造了双赢局面:企业获得了忠诚度更高的管理团队,高管们则实现了职业发展与个人生活的平衡。
张勇在担任希慎兴业独立非执行董事后,购入该公司开发的豪宅,正体现了这种企业与个人的深度绑定。
08 趋势展望:香港未来的角色演变
随着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香港的角色也在悄然转变。
过去,香港主要是中国与西方世界之间的桥梁;今天,香港正发展成为更具自主性的国际金融中心。
在粤港澳大湾区框架下,香港与内地的合作更加深入,同时保持着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这种独特的定位,使其在吸引国际资本和人才方面仍具竞争力。
对未来而言,香港能否继续保持其独特价值,关键在于能否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成功平衡各方利益,创造新的增长故事。
从阿里巴巴斥资66亿港元购置铜锣湾写字楼,到张勇出手5354万港元买入半山豪宅,中资大佬们正用真金白银为香港投票。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资产配置,更是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未来地位的集体看好。
十年前,内地企业和高管们或许还会问“要不要去香港”;今天,问题已经变成了“如何在香港布局”。从企业总部到个人资产,这种联动背后的逻辑惊人地一致:在香港的舞台上,寻求更广阔的未来。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举报/反馈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