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方气温的逐渐下降,人们期待已久的供暖季已悄然展开,室内温度的调整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那么,在这个季节里,我们是否了解冬季室内温度的适宜范围呢?又该如何合理调整室温,确保舒适与健康并存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索冬季最佳室温的奥秘。
01冬季室内温度误区冬季室温适宜范围
这段时间,电暖气、空调和电热毯等取暖设备是否都派上了用场?然而,即便如此,你或许仍会在早晨起床时感到一丝寒意。在上班的途中,你是否曾感受到那初冬的寒意,尽管家中已经用上了各种取暖设备?
在办公室里,你是否也曾渴望这样的温暖?在忙碌一天后,回到家的温馨场景是这样的:
在享受温暖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身体健康,避免过度追求高温。毕竟,对于我们的身体而言,室温并非越高越好。与温度过低相比,过高的温度对人体的危害更为严重。那么,冬季理想的室温应该是多少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相关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冬季室内温度的理想范围为16℃至24℃,同时,相对湿度应维持在30%~60%。此外,GB 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如办公、体育、商业和餐饮等,制定了不同的室内温度标准。例如,宾馆和住院部的全年室温设定为22℃,而商场和门诊楼在9时至20时的室温需达到18℃,办公和教学楼在工作日的8时至18时则应保持20℃的室温。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明确指出,冬季有采暖的室内温度应维持在16至24℃之间。当冬季室内温度达到18℃时,半数坐着的人会感到寒冷;而当温度降至12℃以下时,八成坐着的人会感到寒冷难耐,甚至无法久坐,活动的人中也有超过两成感到寒冷。因此,从卫生学角度出发,12℃被视为建筑热环境的最低标准。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我国北方冬季采暖的室内设计最低温度通常设定为16℃。然而,由于地区差异、家庭习惯、人口基数以及房间使用功能的不同,实际室内采暖设计温度可能会有所变化,但一般不会超出24℃的范围。目前,各地室内供暖温度的达标标准多设定在18℃±2℃之间。温度越高越舒适
在冬季,当室内温度低于12℃时,大多数人会感到寒冷。因此,12℃被视为建筑热环境的最低标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室内温度越高越好。过高的室内温度会影响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导致体温升高、血管舒张、脉搏加快和心率加速,使人感到神疲力乏、头晕脑胀、思维迟钝和记忆力减退。同时,冬季室内外温度的巨大差异也使得人体难以适应,容易患上伤风感冒等疾病。
因此,为了确保舒适的室内环境,“冷耐受”的下限温度被设定为11℃,而“热耐受”的上限温度则为32℃。根据卫生部门的研究,当人体衣着适宜时,室内温度维持在20℃左右是最为舒适的,而18℃则无冷感。当温度降至15℃以下时,人们会明显感到寒冷。地暖温度无法达到设定值
在讨论地暖时,我们需要澄清一个概念:体感温度与体温是不同的。体感温度是指人体感受空气的温度,它受到风速、湿度、日照和衣物颜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相比之下,人体的体温则始终保持恒定。因此,在夏季,人们普遍感到最舒适的气温范围是22—25℃,而在冬季则是18—22℃。
体感温度与体温不同,受到多项因素影响。地暖的温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暖系统的设计、盘管路数和间距、回填层厚度、保温效果以及供水温度和压力等。由于不同房屋的热负荷、地暖的保温性能以及个人的温度需求存在差异,因此即使设置相同的温度,体感温度也会有所不同。国家标准规定的室内温度范围是16-24℃,但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建议家中有人时将地暖温度设定在20-24℃,无人时则设置为18℃。瓷砖散热效果最佳
很多人倾向于认为瓷砖的散热效果最为出色。然而,根据导热系数的排名,纯实木地热地板实际上在散热方面表现更佳,其次依次为地板砖、复合地板和实木地板。因此,在安装地暖后,选择导热性最佳的纯实木地热地板将是一个明智的决策。
此外,人体对环境温度的感受非常敏锐,不同的温度会引发不同的感知。这种感知不仅受到温度本身的影响,还与风速、湿度、日照以及衣物颜色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在冬季,人体普遍感到舒适的室内温度范围大约在18-22℃之间。人体舒适温度影响
为了确保舒适的室内环境,我们需要注意控制地暖的温度,并选择合适的地面材料。同时,了解人体对环境温度的感受,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调节室内温度,提升生活的舒适度。当环境温度维持在18-25℃,相对湿度介于40%-70%时,人体会感到最为舒适。在24-30℃的温度范围内,若湿度低于60%,人体会感到温暖而不闷热。温度一旦超过30℃,且湿度大于70%,人体便会感觉闷热难耐。当温度高达36℃以上,湿度超过80%时,人体会感到极度闷热,甚至可能中暑。
对于亚洲人来说,18-25℃被视为最舒适的温度范围。夏季理想的室温为22-25℃,而冬季则推荐18-20℃。婴儿沐浴时的理想室温为25℃,水温控制在36-38℃之间。
在冬季,若室内温度长时间过高,会干扰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导致一系列不适,如体温上升、血管舒张等。同时,由于室内外温差显著,人体难以适应,容易感冒。相反,如果室内温度过低,则会抑制人体的代谢功能,降低脉搏和呼吸频率,使皮肤和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减弱,增加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因此,科学家们将人体对“冷耐受”的下限温度和“热耐受”的上限温度分别设定为11℃和32℃。研究显示,人体的理想热舒适度约为21℃。随着室温从20℃上升到25℃,相对湿度会从68%降至40%。长时间生活在过高的供暖环境中会降低人们的热舒适率。
关于季节温度的设定,气象上通常将10℃~22℃的范围定义为春季,其平均气温为16℃。因此,“暖如春”被视为冬季室内供暖的理想标准。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冬季室内温度保持在16℃~22℃的范围内是较为适宜的。当然,具体的供暖温度还需根据个人情况来调整。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