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季节的转换,羽绒服成为了我们衣橱中的必备之选。然而,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羽绒服,从价格到款式,往往让人目不暇接。究竟该如何挑选才能选购到真正保暖且性价比高的羽绒服呢?
01新国标解读与挑选指南
新国标解读,羽绒服挑选指南
在选购羽绒服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标准和术语,让人眼花缭乱。然而,只要把握一个核心关键词,就能轻松读懂新国标,选购到心仪的羽绒服。这个关键词就是“含绒量”。含绒量调整为绒子含量,保障羽绒服保暖性,应注重绒子而非绒丝。含绒量是指羽绒服中羽绒所占的比例,它直接影响到羽绒服的保暖性能。因此,在挑选时,我们应重点关注这一指标,确保所选羽绒服既保暖又实惠。
GB/T14272-2021《羽绒服装》新国标于2022年4月1日起正式执行。此次标准更新,最大的变动在于将“含绒量”这一指标调整为“绒子含量”。绒子,作为羽绒中最为优质的部分,包括朵绒、未成熟绒、类似绒和损伤绒,其形态如同蒲公英小伞,质地蓬松。而绒丝,则是朵绒上自然脱落的单丝,形态呈一根根丝状,但并不具备绒子的蓬松特性。绒子是羽绒中优质部分,形态如朵绒,而绒丝不具备保暖特性。△ 选购关键点
从“含绒量”到“绒子含量”的转变,标志着对羽绒品质的要求更为严苛。旧国标中,“含绒量”这一指标涵盖了绒子和绒丝,这给某些不良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可能会在羽绒服中掺杂大量绒丝废料。消费者往往会被标签上高含绒量的字眼所吸引,然而穿着时才发现,这些所谓的“高品质”羽绒服其实并不具备应有的保暖性能。
事实上,从科学角度出发,羽绒服中真正发挥保暖作用的是“绒子”。充绒量和蓬松度影响保暖,轻薄款充绒量低,重款需高充绒量。新国标因此作出调整,不再将无保暖作用的绒丝废料纳入含绒量范畴。只有当绒子含量超过50%时,该羽绒服才能被视为合格产品。
02优质羽绒服用法指南△ 选择绒子含量、充绒量与蓬松度
选择优质羽绒服时,需关注三个关键因素:绒子含量、充绒量及蓬松度。充绒量,即羽绒服中所有羽绒的重量,是影响保暖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厚度的羽绒服,其充绒量也有所不同:轻薄款适合初冬季节,充绒量约为40~90克;常规短款羽绒服充绒量约为130克;中等厚度则在180克左右;而北方户外活动的羽绒服,其充绒量需达到180克以上。此外,蓬松度也直接影响着羽绒服的保暖性能,因为蓬松的羽绒能储存更多空气,从而提供更好的保暖效果。
03选购常见误区△ 关于鹅绒与鸭绒的误区
在选购羽绒服时,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些误区,从而影响到我们的选择。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选购到心仪且保暖的羽绒服,本文将为您揭秘一些常见的选购误区,并为您的羽绒服选购之旅提供指南。
鹅绒的保暖性能是否优于鸭绒?
实际上,这一说法并非绝对。鸭和鹅的生长周期会影响其羽绒的成熟度,进而决定其保暖性。在种类相同、成熟度相似的情况下,鹅绒的质量往往优于鸭绒。但值得注意的是,老鸭的绒质有时甚至能超越年轻的鹅绒。此外,市场上还存在着一种更为珍贵、保暖性更强的绒质——绒鸭绒。尽管其蓬松度仅为700,但其保暖效果却能与蓬松度高达1000的羽绒相媲美。鹅绒通常优于鸭绒,但绒鸭绒更保暖,成熟度影响其保暖性。△ 白绒与灰绒的差异
白绒与灰绒,品质孰优孰劣?
白绒,源自白色水禽的细腻绒子;而灰绒,则是由杂色水禽产出。在常规认知中,灰鸭绒可能带有较重的味道,但经过严格的工艺处理和水洗消毒后,市面上的羽绒服已基本无味,除非是品质极差的。由于白绒色泽浅淡,因此它适用于各种颜色的衣物填充;而灰绒颜色较深,填充浅色衣物时存在透色的可能,所以更多地与深色面料相搭配。值得注意的是,白绒价格高于灰绒,并非仅因其品质或保暖功能,更多的是因为其配色选择和“可能存在的气味”影响。白绒价格高,适用于浅色布料,灰绒深色布料适用,气味问题需注意。
04如何保养羽绒服以确保其保暖性△ 清洗与晾干的正确方法
羽绒服的保暖性与其日常保养密不可分。为了保持其良好的保暖效果,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温和洗涤剂清洗,避免高温和强力洗涤,洗后充分晾干。在清洗时,应选择温和的洗涤剂,并遵循清洗标签上的指示,避免使用过热水或强烈的洗涤剂,以免损坏羽绒的纤维结构。其次,清洗完成后,应确保羽绒服充分晾干,避免长时间湿润,否则可能导致羽绒结块,影响保暖效果。△ 防潮防霉和存放方法
此外,折叠或存放时,应避免过度压缩,以保持羽绒的蓬松度。最后,穿着时应注意避免与尖锐物品的摩擦,以防损坏面料和羽绒。遵循这些保养建议,您的羽绒服将能够持久地保持其出色的保暖性能。
减少水洗次数。若羽绒服仅在局部脏污,可尝试使用中性洗衣液,搭配热毛巾进行局部擦除。
防晒措施。为防止面料与羽绒因暴晒而老化,清洗后的羽绒服应置于通风处自然晾干。
折叠需谨慎。为防止羽绒服在收纳时被挤压成团,建议采用悬挂的方式存放。
采用透气防尘袋存放,悬挂避免压缩,有霉点可用酒精处理。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