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看错,两天,100万。
2025年10月21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社交平台宣布:明年起,他将亲自带队举办“高端研学”,每年只办2到3次,每次不超过10位企业家,每人收费100万元。
所有收入,全部用于公益。
更炸的是,他还推出“3小时私聊”服务,50万一次,聊完就捐。
消息一出,全网哗然。有人骂割韭菜,有人笑疯了,也有人默默算账:这每分钟8333元,买的是什么?
但就在前一天,胖东来刚上线官方“开放日”:每月两次,2万元一人,还得抢,还得审核企业理念。
而市面上,早就有980元的“胖东来研学团”——微信群里报名,凑够60人就发车,包吃包住,听“前高管”讲课,拍完照就走。
一边是百万门槛、千人难求,一边是千元团购、随到随学。
差距,真的只是价格吗?
我上周悄悄报了个980元的研学团。
大巴车从郑州出发,一车坐满“企业主”:有开汽修厂的,有做团餐的,还有卖调味品的。
到了许昌,导游带着我们转了三个店。
时代广场里,大家举着手机狂拍:员工擦地的姿势、水果区的标签、退换货柜台的提示语。
中午吃饭时,一位大哥感慨:“人家这服务,真是细节拉满。”
可问到“你们公司准备怎么改”,没人接话。
下午的课在酒店会议室。
讲师自称“原胖东来区域经理”,PPT上写着“九大经营心法”“四大服务模型”。
讲到激动处,他说:“关键是要有爱!”
台下掌声雷动。
可散场后,我听见有人嘀咕:“爱?我连工资都发不全,拿什么爱员工?”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
我们想学的,从来不是“怎么擦地”,而是“为什么他们愿意擦得这么认真”。
可市面上的研学,只教动作,不传心法。
就像你去故宫看戏,只学了演员怎么甩袖子,却不知道他心里唱的是哪出戏。
而于东来要做的,恰恰是那出“戏”。
他不讲KPI,不谈GMV,只反复说一句话:“幸福不是努力,是科学的生活方式。”
他把员工年假定到40天,每周二闭店休息,利润50%分给员工。
他相信,只有自由的人,才能做出有温度的服务。
这种逻辑,没法写进PPT,也没法打包卖。
它是一整套活法,一种信仰。
所以,100万买的不是“两天课程”,而是“一次灵魂对话”。
是让一群真正相信“企业可以美好”的人,坐下来,聊一聊:
怎么不靠压榨也能活?
怎么在内卷时代,守住人性的底线?
这不是培训,是一场精神筛选。
门槛越高,越能筛掉只想“抄作业”的人。
留下愿意“改基因”的人。
说到底,胖东来的真正稀缺,不是服务,不是管理,而是一种不被时代卷走的定力。
我们缺的也不是方法论,而是——
敢不敢相信,慢一点、松一点、善一点,也能赢。
下次如果你真想去看胖东来,别急着报团。
先问问自己:
我是想拍几张照片发朋友圈,
还是,真的想改变点什么?
如果是后者,记得把心也带上。
毕竟,有些东西,钱买不到,但心,可以。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