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岛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季节性天气条件,使得蚊子难以在此定居,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冰岛被誉为“无蚊子之国”。这个说法,即冰岛被赞誉为“无蚊子之国”,在网络上流传已久,至少在2016年就已经开始广泛传播。2016年11月,印度门户网站indiatimes曾以“冰岛:无蚊子之国”为标题进行报道。
还有冰岛网友在线调侃称:“我们这里没有蛇或其他爬行动物、青蛙这样的两栖动物……然而,我们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游客数量过多。”
冰岛独特的生态现象:唯一的蚊子标本被珍藏在研究所。近日,有冰岛网友戏言:“尽管我们这里没有蛇或其他爬行动物、青蛙等两栖动物,但我们面临着一个意想不到的挑战——游客数量过多。”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冰岛还拥有另一项独特的生态现象:这里仅存的蚊子标本被精心保存在研究所里。据生物学教授透露,为了捕捉到这只蚊子,他不得不满飞机舱地奔跑。
事实上,冰岛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完全没有蚊子的地方之一,另一个则是南极洲。这无疑给冰岛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生态魅力,尽管它的邻居挪威、丹麦甚至格陵兰岛都能轻易找到蚊子的踪迹。
格陵兰岛的蚊子体型庞大,且具有强烈的“攻击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冰岛缺乏蚊子呢?这背后可能涉及多个因素。首先,冰岛缺乏蚊子钟爱的繁殖地——小池塘和湖泊。其次,科学家指出,冰岛的海洋性气候特性使其得以摆脱蚊子的困扰。
蚊子通常在冬季产卵,随着春暖花开,其幼虫会再次出现。然而,冰岛的气候却经历了三次冰封与解冻的循环,这样的环境对许多昆虫而言都是极为不稳定的。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冰岛的土壤和水中的化学成分对蚊子而言是难以忍受的。值得一提的是,冰岛被誉为“冰与火的国度”,其火山活动相当频繁。因此,即便在冰岛,唯一能够见到蚊子的地方便是冰岛自然历史研究所,那里保存着一只被酒精浸泡的蚊子标本。
1980年代,冰岛大学生物学家吉斯利·玛尔·吉斯拉森在冰岛一处飞机场意外捕获了一只蚊子。这只蚊子来自一架从格陵兰岛飞来的飞机,吉斯拉森费尽周折才在飞机舱内将其抓住,他坦言这是他在冰岛发现的第一只蚊子。这一发现引发了人们对冰岛蚊子分布的好奇。昆虫学家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剧,蚊子可能会扩散至更多地区,包括塞舌尔、法属波利尼西亚和新喀里多尼亚等热带海洋性气候区域。这些地方过去被认为没有疟蚊(即传播疟疾的蚊子),但现在情况可能发生了变化。
除了冰岛,还有哪些地方同样令人称奇呢?非洲国家塞舌尔为何没有疟蚊呢?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研究人员。尽管塞舌尔周围如马达加斯加、科摩罗和留尼汪岛等地都深受疟疾困扰,但塞舌尔却能幸免。塞舌尔地处南半球,拥有热带海洋性气候,其7、8月的平均温度维持在24℃,而4、5月的平均温度则达到30℃。此外,塞舌尔还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境内生活着众多特有物种。
2011年,法国发展研究院发布了一份报告,其中指出塞舌尔缺乏本土陆生哺乳动物可能是其无疟蚊的原因。报告阐释道,疟蚊主要依赖陆生哺乳动物的血液为生。若无此类宿主,它们便无法从鸟类、爬行动物或蝙蝠等替代食物源中获取足够的营养。这一观点为理解塞舌尔的疟蚊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但仍有待进一步探讨,以更全面地解释塞舌尔为何能够幸免于疟蚊的侵袭。
自18世纪起,塞舌尔就迎来了殖民者带来的牲畜、猫狗,甚至船上的老鼠。作为吸引众多游客的旅游胜地,每年有高达15万游客涌入塞舌尔,他们大多来自欧洲和中东地区。历史记载,1908年,一艘从马达加斯加驶来的船只带来了能传播疟疾的冈比亚按蚊,这些蚊子在塞舌尔阿尔达布拉登陆。然而,它们并未在当地扎根,而是迅速自然消亡。到了1930年,阿尔达布拉再次出现疟疾病例,但最后一例患者在1931年出现后,塞舌尔便再无疟疾病史。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