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勤劳。我奶奶生于1918年,我之所以印象深刻,源自于一本小人书《列宁在1918》,因为这个联想,我的记忆十分深刻。
她去世于2017年,如果用我们当地的算法,她活到了100岁,属于大圆满了。
在我的印象里,小时候基本都在奶奶身边,她对我影响很大。因为父母都是忙碌的,为了家庭和生计,辛苦操劳,奶奶基本上算是我的启蒙老师了。
我几乎看不到奶奶睡觉的时候,晚上,她不是在摇着纺车纺棉花,就是纳鞋底;早上,不是在扫院子,就是去了田里。
我想,她的长寿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勤劳。
当时,我们家的屋子土坯房,特别有烟火气那种,她的房间很小,大约十个平方,没有像样的家具,但她收拾得异常干净,整齐。
2乐观。在我印象里,奶奶吃饭很少,她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我们几个孩子吃东西。
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多吃点,很快就长成大小伙子了,赶明娶个小媳妇!
不知为什么,听她这么一说,我总是脸上发烧,把头埋的更低了。
奶奶说话的时候,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不管是跟街坊邻居,还是家里的每个成员,她的这个习惯,后来我才知道叫“乐观”。
我认为,她的乐观是根植于骨子里的,绝不仅仅是脸上的笑容。
她是经过苦日子的,我爷爷很早就去世了,她不到四十岁就守了寡,带着我爸爸和叔叔两个孩子,一路走来,都是辛酸。
但是,她从来不悲观,回忆起往事,也总是乐乐呵呵,把一切说得云淡风轻。
她常常给我勾画未来的美好前景,让心里喜滋滋的,仿佛未来触手可及,心里幸福极了。
3少吃。奶奶吃得少,理由是年纪大了,消化能力差,吃多了肚子不舒服。
现在看来,这也是一种不错的养生习惯,目前很多人之所以生病,大多跟饮食有关,胡吃海塞,大快朵颐,无所顾忌。
管住嘴迈开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当疾病缠身,人才追悔莫及。
那时候,家里有自留地,可以种各种各样的蔬菜,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基本上没有买菜这个说法。
现在有这样一个说法,“饿治百病”。
我觉得,适当的时候,还应该让精神“饿一饿”,这样比较好。
每天海量信息,海量资讯,让我们目不暇接,不如静下来,慢慢思考一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好的留给自己,不好的统统过滤掉。
4淡泊。我奶奶有个最大的特点,那就好淡泊。
生活当中,她恬淡寡欲表现出来的,就是不计较,不比较,踏踏实实过日子。
因为看过了太多尘世沧桑,她不会大喜大悲,一颗平常心始终伴随着她。
她不生气的根源,应该在于她的宽容,她总是说,西红柿辣椒红了值钱,人红不值钱。
解释一下,她说得人红,指的是脸红脖子粗,动不动跟别人吹胡子瞪眼,大发雷霆。
生气是世界上最亏本的买卖,别人安然无恙,自己怒火攻心,血压不稳。
正因为心胸开阔,不去计较,也就没有那么多烦恼,她总是乐乐呵呵。
现在,人们都知道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种高级的内心环境。
它可以激发人的无限活力和无尽潜能,轻而易举化解矛盾,征服困难。
就像太阳光芒万丈,让世界生机勃勃。
5善良。我奶奶一生心地善良,我想这也是她长寿的一大原因,街坊邻居有了事情,她会主动过去帮忙,而且从不在别人家里吃饭。
她说,邻里邻居的,在一块住着,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事实上,爱做好事助人为乐的人,总是心情愉快的,而愉快的心情,阳光的心态,不仅可以提高肌体免疫力,还能保持心理平衡,堪称健康长寿最好的伴侣。
不仅如此,奶奶还教育我们,跟别人友好相处,多做善事,助人为乐。
多年以来,我都认为不识字的奶奶,拥有人生的大智慧。
6睡好。后来我才知道,我奶奶也是睡觉的,因为儿时贪玩,睡得比较沉,不知道罢了。
奶奶因为勤劳,晚上睡得质量很好,一觉醒来就到了次日清晨,她的好精神得益于高质量的睡眠。
她的生活很有规律性,晚睡早起,中午有一个午休时间,一年四季恒常不变。
对于一个人来说,健康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良好的睡眠。
常言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动补不如心补,心补不如睡补。
说到底,睡觉这件事,非常重要,不可忽略。
如今,我奶奶已经仙逝,留给我的只有无尽的思念,而她关于养生的习惯,一直让我受益匪浅,今天分享出来,也算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小小的心愿了。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