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科技新闻时发现,沉寂许久的核聚变领域突然热闹起来——
美国能源部宣布将在普林斯顿大学新建价值3亿美元的实验室,
德国螺旋石7 - X装置刚打破等离子体放电时长纪录,
中科院合肥物质院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更是连续5次刷新世界纪录。
就像深夜食堂里突然涌入一群饿狼,
原本以为要凉透的核聚变大锅,
突然被各路科研团队用新柴火重新烧得滚烫。
这个被称作“人造太阳“的技术,
明明去年还被吐槽“永远差30年实现“,
如今却让科技圈集体陷入“真香定律“。
看着这些消息我直拍大腿,
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科幻小说里的场景吗?
记得初中物理课上,老师指着课本里的托卡马克装置说:
“等你们孩子那代,就能用上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了“。
当时觉得这话比数学老师的发型还不靠谱,
谁能想到二十年后,
我们真的摸着石头过河摸到了核聚变门槛。
现在中美欧三足鼎立的架势,
像极了当年太空竞赛的2.0版本。
美国玩的是“钞能力“路线,砸钱建最豪华的实验室;
欧洲走技术流,
把磁约束时间硬生生撑到破纪录;
咱们中国则是稳扎稳打,
EAST装置今年直接把1亿度高温维持了1056秒,
相当于在钢水锅里煮了17分钟的太阳。
更让人热血的是,
连民营公司都开始下场搞事情,
像能量奇点这样的初创企业,
居然敢喊出“十年内商用“的flag。
但兴奋归兴奋,咱也得保持清醒。
核聚变这玩意儿可比造芯片难多了,
既要让氘氚燃料在1亿度高温下乖乖跳舞,
又要用磁场当无形手套抓住这团“等离子体火球“。
就像让100个熊孩子在操场上同时跳绳还不准绊倒,
难度系数直接爆表。
不过看着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35国科学家同台竞技的场面,
突然觉得人类这个物种挺有意思——
平时为了油价涨跌能吵翻天,
真遇到能源革命这种大事,
倒能暂时放下分歧搞团建。
要说这事成了会怎样?
往小了说电费账单能少个零,
往大了说中东油井可能要改造成网红打卡点,
温室效应这个磨人精也得卷铺盖走人。
当科技新闻开始像连续剧更新,
当“永远差30年“的魔咒出现松动,
我们这代人或许真能见证神话照进现实。
下次再听到核聚变突破的消息,
别光顾着当吃瓜群众,
不妨给孩子讲讲:
爸爸妈妈年轻那会儿,
全人类正手拉手造太阳呢!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