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在刷短视频,老是看到有人跟奥特曼一起跳舞、打怪兽,还有人让奥特曼给自己发奖状。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哪个新电影宣传,后来一问才知道,这玩意儿根本不是拍的,是AI做的。
这个东西叫Sora 2,是OpenAI刚推的新APP。上线不到一天,直接冲到苹果商店免费榜第三,排在它前面的只有ChatGPT和谷歌的那个Gemini。你说火不火?
但最离谱的是,你想用还得抢邀请码。有人在eBay上卖,最高标到175美元,差不多1250块人民币。国内闲鱼也有,几块钱到几十块不等,一天能卖出十几个。黄牛都开始玩“数字种地”了——买一个码,注册账号,拿到四个新码,卖三个留一个,再注册,循环下去,手里能攒上百个。
这功能说白了就是让你上传一张自拍照,然后AI把你塞进任何场景里。比如你站霍格沃茨门口,穿长袍拿魔杖,走路时裙摆还晃。或者你跟奥特曼并肩作战,衣服上的折痕、光影都像实拍的。
你自己当主角,谁不想试试?
大家玩嗨了就发朋友圈、小红书,根本不用官方推广,全是自发传播。可问题也来了,这么多人挤着进,平台管不住,黄牛钻空子,连OpenAI自己都在Discord发警告,说卖邀请码违规。
结果呢?
照样有人在X上公开叫卖,还有人搞抽奖送码涨粉。更搞笑的是,有个程序员做了个网站,把所有可能的六位邀请码全列出来让人瞎猜,页面打开一堆人在刷,场面像个闹剧。
内部也不太平。有研究员说,看到Sora 2的设计心里发慌。为因为它整个信息流长得跟TikTok一模一样,滑一下出一个视频,点赞还有花里胡哨的动画效果,明摆着就是要让你停不下来。
另一个研究员也讲,技术确实牛,能把假的做得很真,但现在就说它不会被用来造假,太早了。
前员工更狠,直接跳出去拉队伍,说不想做这种“AI版抖音”,要做就做真正推动科学的东西。
这事其实戳到了OpenAI的老矛盾:你是想改变人类命运的实验室,还是只想做个靠短视频赚钱的公司?
马斯克搞了个AI女友Grok,没啥人理。Sora 2靠奥特曼这张脸,一夜爆红。
你说讽刺不讽刺?
CEO奥特曼出来解释,说我们现在搞点酷炫的小产品,是为了赚钱养科研。AGI那么烧钱,总得有个收入来源吧?他还拿ChatGPT举例,当初也有人说“谁要跟你聊天啊”,现在不也成支柱了?
这话听着有点道理。但我总觉得不对劲。
一边说要防沉迷,会提醒用户别刷太久,优先推荐熟人内容;
一边又给点赞加特效,搞得跟游戏打怪掉金币似的,多巴胺狂飙。
这不是又当裁判又踢球吗?
已经有人用这工具做恶搞低俗视频了。今天是你和奥特曼合影,明天是不是就能做出冒名顶替的假新闻?
TikTok为啥被骂上瘾、造茧房?就是因为它的机制就是让人停不下来。
现在Sora 2走的路,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套路。
奥特曼自己以前也批评过社交媒体的激励机制有问题,现在他自己做的产品,却踩进了同一个坑。
这场热闹背后,其实是AI时代的一个缩影。
技术一旦放出来,立马就被拿来玩、拿来炒、拿来赚快钱。
有人圆梦,有人割韭菜,有人担心失控,也有人怀念初心。
中国这边也不能光看热闹。
技术上得追,尤其是视频生成这块,物理引擎精度还不够,得靠高校、企业一起使劲。
生态上别只想着做工具,得搞场景。比如用敦煌壁画、武侠故事做AI创作模板,让老百姓觉得亲切,愿意用。
规则更要跟上。现在虽然有AI管理暂行办法,但对社交类AI的数据怎么管、肖像权怎么保,还是模糊。
得建个“AI内容溯源联盟”,统一打水印、存元数据,管住数据外流。
还要联合一带一路国家,一起定规则,不能让美国公司说了算。
奥特曼的名字听着挺英雄,但再炫的技术,也可能变成控制流量的武器。
Sora 2这一波,不只是个APP上线那么简单。
它提醒我们,真正的较量不在某个软件多火,而在谁能掌握生态,谁能定义规则。
中国不需要照搬他们的模式。
但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底子,自己的文化底气,自己的规矩底线。
否则到别人搭台,我们只是跑龙套的演员,连台词都没有。
我觉得吧,AI不该只是让人爽一下就忘的玩具。
它要是真能改变世界,就得先守住不被世界带偏的本事。
不然,再酷的功能,也不过是糖衣炮弹。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