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年轻人在高铁车厢里贴满海报、摇旗唱歌,乘客们投来不解的目光,而乘务员站在一旁束手无策;与此同时,一列列特意为歌迷增开的夜间专列却悄然驶出车站,满载着欢乐的歌迷奔向他们的音乐盛宴。
今年9月,中国铁路成都局突然成了“网红”,原因出乎许多人意料——它为歌迷加开了专属列车。一夜之间,7趟动车组飞驰在西南大地,覆盖重庆、成都、贵阳、昆明、深圳、南宁等多座城市。
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从北京到济南,从武汉到成都,铁路部门纷纷为演唱会加开“歌迷专列”,甚至出现开往北京、天津、青岛等地的夜间返程专列,就为解决歌迷“深夜返程难”的痛点。
“歌迷专列”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不仅成都局,北京铁路局也开出专列精准接送跨城观演的歌迷。
国铁济南局甚至直接打出“铁路+演唱会”的旗号,在9月19日至21日开行多趟专列,服务歌迷旅客便捷往返。
这些专列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全程沉浸式体验。铁路部门与主办方在济南东站打造歌迷主题候车区,设置签名墙、周边售卖点,车厢内循环播放演唱会相关歌曲。
“铁路+演唱会”专列成为文旅融合的新模式。它不仅解决了歌迷的出行问题,更将单纯的出行过程变成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不是所有粉丝在公共交通上的行为都受到欢迎。TFBOYS十周年演唱会期间,一段粉丝在高铁车厢贴海报、摇旗唱歌的视频曾在网络热传。
视频中,年轻粉丝们发放应援物,将海报挂在车厢窗子上,大声唱歌,场面狂热。车厢内不少乘客露出不解和无奈的眼神,而乘务员却显得束手无策。
对此,12306的回应引发争议:“这是旅客的个人行为,工作人员只能劝导,不能强制。”
这一回应让许多人感到难以接受。当个人自由侵犯他人权益时,公共服务提供者是否有义务维护公共秩序?
与传统运输模式不同,歌迷专列采用了“预约+团体购票”的创新模式。
歌迷可通过演唱会官方售票渠道提出乘车需求,预约专列车次。铁路部门根据主办方提供的预约信息组织开行专列。
这种模式将传统的“人等车”变为 “车等人” ,几乎趟趟满员。
它既避免了演唱会散场后的交通拥堵,又缓解了歌迷夜间返程的焦虑,还提高了铁路运输的效率。
国铁济南局相关负责人直言:“开行歌迷旅客专列是国铁济南局服务新兴消费模式、助力演唱会经济的新举措。”
歌迷专列实现了多方共赢。对歌迷来说,不再为跨城观看演唱会的交通问题发愁;对铁路部门而言,开辟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对城市来说,则直接拉动了当地消费。
在TFBOYS演唱会期间,西安的住宿提前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30倍。
不少外地粉丝表示,看完演出后,还可以顺便在当地旅游。“演唱会+旅游”模式的巨大效应,可见一斑。
正如业内人士所指出的,在文旅消费持续升温的背景下,“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已成为年轻群体的生活方式。
铁路部门主动捕捉这一趋势,以“小举措”释放“大效能”。
歌迷专列的成功,实际上提供了一种解决公共秩序与个人狂热冲突的新思路。
它不是简单地禁止或放任,而是通过疏导和专门服务,满足合理需求的同时维护公共秩序。
回想TFBOYS粉丝高铁事件,有评论指出:“如果TFBOYS粉丝团事先取得许可,并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申请一个‘粉丝团车厢’或者干脆就是‘粉丝团专列’的话,那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这正是歌迷专列正在做的事情。铁路部门把无序的狂热引导为有序的狂欢,既尊重了粉丝的热情,又维护了公共空间的秩序。
夜晚的济南东站,一群刚看完演唱会的年轻人有序登上G4732次专列。23:57分,列车准时驶向北京。
相同的场景也在武汉、成都、重庆等多地上演。这些专属列车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像是一首流动的安可曲,让音乐的狂欢在归途上继续飞扬。
铁路与演唱会的这次碰撞,既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是公共秩序与个人狂热的一次巧妙平衡。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