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的李帆伸出右手,拇指关节肿得像个小馒头,医生只看了一眼就直摇头:"小伙子,你这手指算是废了,肌腱劳损,关节变形,以后连握筷子都费劲。"他盯着自己变形的手指,突然笑了:"七年了,每天十几个小时,这手指比我还敬业。"
李帆是湖北襄阳人,职校毕业后就干起了游戏陪玩。刚开始觉得这活儿美得很,躺着赚钱,动动手指就能月入四五千。"比进厂拧螺丝强多了",他常这么跟朋友炫耀。可慢慢地,右手拇指开始不听使唤,先是隐隐作痛,后来直接肿成了胡萝卜。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肌腱劳损性关节畸形",说白了就是玩手机玩的。
"俺爹妈在广东打工,一年到头见不着几回。"李帆靠在出租屋的沙发上,手指无意识地抽搐着,"除了打游戏,真不知道还能干啥。"他试过去工厂,干了三天就跑回来了。"流水线上跟机器人似的,还不如在家打游戏自在。"现在他每天的生活就是睁眼开黑,闭眼前还在排位,中间抽空扒拉两口外卖。
游戏公司那帮设计师可都是人精,把玩家的心理摸得透透的。《王者荣耀》的排位机制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输一把给你匹配菜鸟队友,赢一把就给你安排大神对手,让你永远觉得"下一把就能赢回来"。《原神》的每日任务更是绝,跟打卡上班似的,一天不玩就感觉亏大了。这些套路,说白了就是变着法儿让你上瘾。
李帆的右手现在已经没法正常弯曲了,拿筷子都得用左手。可他还是停不下来,毕竟陪玩单子还得接,房租还得交。"有时候疼得厉害,就贴个膏药继续打。"他说这话时语气轻松得像在聊今天的天气,"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打游戏干啥去?"
中国像李帆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有6.68亿网络游戏用户,其中三成都是24岁以下的小年轻。他们中有学生,有打工仔,也有像李帆这样的职业玩家。游戏成了他们逃避现实的避风港,在虚拟世界里,升级打怪比现实中的奋斗容易多了。
《和平精英》里氪个皮肤就能变帅,《英雄联盟》赢一局就能收获队友的666,可现实中的晋升加薪哪有这么简单。很多年轻人不是不想努力,是实在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学历贬值,工作难找,房价高企,这些现实问题像座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李帆曾经也想过转行,去学个编程什么的。"可培训班学费太贵,学出来还不一定找得到工作。"他掰着变形的手指算账,"还不如继续干陪玩,好歹能养活自己。"现在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手指能好点,不然连游戏都没法打了。
游戏产业这些年发展得红红火火,去年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各大厂商为了抢用户,把游戏做得越来越精致,玩法越来越上头。从《阴阳师》的抽卡机制到《原神》的开放世界,设计师们深谙人性弱点,把即时反馈的快感玩出了花。
李帆的出租屋里堆满了空饮料瓶和泡面盒,唯一值钱的就是那部最新款的游戏手机。"这手机比俺媳妇还亲",他开玩笑说。虽然才24岁,但他的视力已经不行了,颈椎也经常疼得厉害。医生警告他再这样下去迟早要出大问题,可他总是左耳进右耳出。
"你说这游戏到底有啥魔力?"李帆一边搓着手指一边嘀咕,"明知道对身体不好,可就是停不下来。"或许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游戏不只是娱乐,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在虚拟世界里,他们能找到在现实中缺失的成就感和归属感。
李帆的故事不是个例,在各大游戏论坛里,类似的遭遇比比皆是。有人因为长期玩游戏得了腱鞘炎,有人因为熬夜打游戏进了医院,还有人因为沉迷游戏丢了工作。可即便如此,每天还是有无数年轻人前赴后继地扎进游戏的世界。
游戏厂商赚得盆满钵满,玩家们付出的是时间和健康。这场博弈没有赢家,只有一个个被算法和机制困住的年轻人。李帆变形的手指就像个警示标志,提醒着人们虚拟狂欢背后的代价。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