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北京直飞曼谷的往返机票还在2300元上下徘徊时,一群年轻人正坐着高铁涌向山西大同 —— 这座以云冈石窟闻名的古城,如今因“350元往返曼谷”“600元飞莫斯科”的廉价机票,成了年轻人穷游出国的“中转圣地”。
在“能省则省”的消费理念下,“先到大同,再飞世界”成了新潮流,而这股潮流背后,既有二三线城市航空市场的突围尝试,也藏着当代年轻人精打细算的旅行智慧。
一张廉价机票,让大同成了“出国跳板”
大同能成为“出国跳板”,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低价直飞航线多。作为三四线城市,大同近年开通了直飞曼谷、莫斯科、首尔、乌兰巴托等多地的航线,这在同类城市中十分罕见。
二是交通衔接便捷。大同高铁站到机场仅12公里,打车16分钟就能到,加上机场“袖珍”,从进机场到安检登机最快10分钟搞定,大大降低了中转时间成本。
这些航线的低价密码,其实藏着“政企合作”的逻辑。据从业十几年的国际导游王毅峰透露,大同的国际航线多由本地旅行社承包,主要服务跟团游客,当团客不足时,剩余散票会低价抛售;同时,当地政府为了推动文旅发展,也会给予航线补贴。
去年《黑神话:悟空》带火大同文旅后,当地趁热打铁,通过低价航线吸引客流,希望能带动住宿、餐饮等消费。图片
低价背后的“甜蜜烦恼”:想留客,没那么容易
不过,廉价机票吸引来的年轻人,大多把大同当成了“纯粹的出发地”,很少为这座城市停留。
问题首先出在航班时间上。大同飞首尔的航班是凌晨2点的红眼航班,年轻人通常晚上八九点到大同,吃顿晚饭就去机场候机,“最多给出租车司机贡献一笔收入”;飞莫斯科的是早班机,需要七八点到机场,有人会在大同住一晚,但也只选远离市中心的百元酒店,“毕竟买低价机票就是为了省钱,住宿不想多花”。图片
其次是航班体验的短板。为了控制成本,执飞大同国际航线的多是小飞机甚至老旧机型。飞莫斯科的733窄体机,全经济舱布局,10小时航程里,座椅空间狭窄得让人“感觉比在工位上还挤”;更让人揪心的是航班取消风险—— 如果旅行社收不到足够的团客,散票销量又低,即便有政府补贴,航班也可能取消。
这背后,其实是国际旅游市场的大环境变化。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出境旅游人次占比仅5%,远低于2019年同期的22%。
为了自救,旅行社开始尝试“双向引流”,比如推出针对韩国游客的“晋山晋水游”,想让外国人来大同消费,但效果尚待观察。
年轻人的穷游新逻辑:用时间换性价比,把钱花在刀刃上
尽管有种种不便,年轻人还是愿意为大同的廉价机票买单,这背后是当下“性价比至上” 的穷游新趋势 —— 比起“说走就走的潇洒”,他们更信奉“精打细算的自由”。
为了省钱,年轻人开发出了一套“穷游方法论”。在交通上,他们会把周边城市的机场 “薅个遍”:深圳的夏天会对比深圳、广州、香港三个机场的票价,最终常选广州出发,“因为更便宜”。
在购票策略上,他们紧盯电商大促,双 11、618 时在直播间囤机票券,“先买了再说,等想看樱花了就兑去日本”;在行程规划上,他们擅长“联程改签”,比如从莫斯科返程时,买联程票先飞成都,再改签去兰州,既省钱又能回家休息两天。
对大同来说,廉价机票是吸引年轻人的“敲门砖”,但如何把“中转客”变成“游客”,才是更长远的课题。
目前,当地已经在完善文旅设施 —— 城墙内的草坪改成停车场,新建连锁酒店,市民节假日主动给游客让出餐厅位置,但要真正留住人,或许还需要更精准的发力:比如调整航班时间,增加午后或傍晚出发的班次,给年轻人留出逛云冈石窟、吃刀削面的时间;比如推出“机票 + 景区”联票,用景点优惠吸引游客停留;再比如提升航班体验,逐步替换老旧机型,减少取消风险。
而对年轻人来说,大同的廉价机票不仅是省钱的选择,更是一种“用时间换自由”的生活方式 —— 花更少的钱,去看更远的世界,这或许就是穷游的真正魅力。
未来,或许会有更多二三线城市加入“低价航线大战”,而这场大战的最终赢家,必然是那些既能提供性价比,又能留住人心的城市。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