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圈,苹果新品发布会一直备受瞩目,宛如一场全球瞩目的 “科技春晚”。今年推出的 iPhone 17 系列,发布前便凭借各类爆料赚足了大众的期待值,不少人满心期待苹果能在这款产品上实现重大突破与革新。然而,当人们深入了解 iPhone 17 系列后,却发现它远非完美,诸多方面饱受争议与吐槽。
在 iPhone 17 系列中,标准版和 Pro 版的性能差距成为消费者吐槽的焦点。标准版配备 A19 芯片,而 Pro 版则搭载性能更为强劲的 A19 Pro 芯片。这一差距犹如驾驶老年代步车与超级跑车,动力表现天差地别。尽管消费者在购买时支付的价格相差无几,但使用体验却截然不同,这无疑让选择标准版的用户感到不满。
在日常使用中,这种性能差异或许并不显著,但一旦涉及运行大型游戏、进行复杂视频编辑或多任务处理,标准版就会显得力不从心。如此巨大的性能差距,让标准版用户感觉自己被苹果 “区别对待”,花了钱却未能获得与之匹配的性能体验。
iPhone 17 系列全系配备 120Hz LTPO 屏幕,这本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升级点。然而,标准版在这一配置上却存在问题。标准版在刷网页时能够达到 120Hz 高刷新率,带来较为流畅的滑动体验,但在观看视频或显示静态画面时,屏幕却无法像 Pro 版那样自动降频。这就导致在这些场景下,标准版的屏幕始终维持在高刷新率运行,耗电量大幅增加,续航能力明显下降。
对比千元安卓机早已普及的动态调节技术,苹果在 iPhone 17 标准版上的做法令人难以理解。安卓手机能够根据不同使用场景,智能调整屏幕刷新率,在保证流畅度的同时,最大程度节省电量,提升续航表现。而苹果标准版未能做到这一点,无疑是在续航问题上雪上加霜,让用户不得不频繁寻找充电设备,使用体验大打折扣。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手机续航和充电速度已成为用户关注的关键因素。然而,iPhone 17 系列在这两方面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
国产手机纷纷配备大容量电池,并在保证轻薄机身的同时,实现了出色的续航能力。反观 iPhone 17 标准版,电池容量仅微增至 3300mAh,面对用户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显得捉襟见肘。即使是电池容量相对较大的 Pro Max,达到 5500mAh,对于重度使用手机的用户来说,一天两三次充电也是常态,出门在外若没有充电宝,根本没有安全感。
在无线充电方面,iPhone 17 全系支持 25W 无线充电,与当下安卓旗舰机相比,这一速度简直不值一提。许多安卓旗舰机早已将无线充电功率提升至 50W 甚至更高,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为手机充满电量。而 iPhone 17 的 25W 无线充电,充满电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效率极其低下。为缓解续航压力,苹果推出的 MagSafe 外接电池不仅充电速度慢,而且价格昂贵,性价比极低,让用户望而却步。
影像系统一直是智能手机竞争的核心领域,用户对手机拍照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iPhone 17 系列在影像方面的升级并未达到大家的预期,甚至在某些方面与同价位安卓手机存在较大差距。
iPhone 17 标准版后置主摄依旧维持在 1200 万像素,传感器尺寸也没有变化,仅前置摄像头提升到 2400 万像素。在高像素手机遍地开花的当下,这样的配置显得有些落后。同价位安卓手机,主摄基本都已提升至 5000 万像素以上,拍摄照片时能够捕捉到更多细节,成像效果更加清晰、细腻。
以 iPhone 17 Air 为例,它采用单摄系统,通过裁切实现 2 倍光学变焦,这种方式在夜景拍摄时弊端尽显。与 Pro 系列相比,iPhone 17 Air 的夜景拍摄噪点高出 30%,成像质量大幅下降,拍摄出的照片不仅画面模糊,色彩还原度也较差。而安卓阵营的手机,如小米 16 Pro,凭借两亿像素潜望长焦镜头,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能轻松拍摄出高质量照片,成像效果自然、细腻,细节丰富。在影像系统的创新与提升方面,苹果似乎已被安卓手机远远甩在身后。
iPhone 17 Air 凭借 5.5mm 的厚度,成为史上最薄的 iPhone,这一设计在发布时确实吸引了不少目光。然而,在追求轻薄的同时,iPhone 17 Air 也做出了诸多牺牲,给用户使用体验带来负面影响。
由于机身过于轻薄,iPhone 17 Air 的电池容量仅为 2800mAh,如此小的电量,即使在日常轻度使用下,也难以支撑一整天的续航。而且,为实现轻薄设计,它还取消了双扬声器和实体 SIM 卡槽。单扬声器的外放音质单薄,无论是听歌还是观看视频,都无法为用户带来沉浸式音频体验,声音效果大打折扣。在国内 eSIM 尚未全面普及的情况下,不支持实体 SIM 卡给广大用户带来极大不便,限制了用户的使用场景和选择范围。
再看标准版,它沿用铝合金中框,与 Pro 系列的钛金属材质相比,质感和抗摔性都相差甚远。而 Air 版虽采用钛金属材质,但单摄模组突出明显,日常使用中特别容易受到磨损。许多用户反馈,使用一段时间后,镜头边缘就出现刮花情况,这不仅影响手机美观,还对拍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拍摄出的照片出现模糊、暗角等问题。
iPhone 17 搭载的 iOS 26 系统,虽带来一些新功能和便捷体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给用户日常使用带来诸多困扰。国行版的 AI 功能与国产手机相比,差距十分明显。语音助手不够智能,对复杂指令的理解和执行能力有限,在智能推荐、智能识别等方面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智能化需求。在智能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这样的 AI 表现显然难以跟上用户步伐,也让用户对 iPhone 17 的智能化体验感到失望。
iPhone 17 系列凭借苹果品牌的光环,拥有一定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但从性能、续航、影像、外观设计到系统体验等多个关键方面来看,它确实存在明显短板。对于追求极致性价比和综合体验的消费者来说,在决定入手 iPhone 17 系列前,需要慎重考虑这些问题;而对于苹果的忠实粉丝而言,也应对这些问题有清晰认识,权衡利弊后再做选择。希望苹果在未来产品研发中,能够正视这些问题,积极改进,为用户带来更出色、令人满意的产品。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