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最隐秘的炫富方式就是在七八十岁时依然被母亲追着打。
然而,有一位103岁的奶奶依然认为自己只有18岁,顽皮捣蛋,宛如青春少女,这或许更是一种无声的奢华展示。
她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小孩”,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80多岁的儿媳担心她摔倒,但她反而觉得儿媳走得太慢。
她似乎没有隔辈亲的感觉,看到玄孙去上学,竟然“抢”过他的书包也想一起去,还和小孩争着吃糖。
大家都认为00后的父母生孩子只是为了享乐,但这位老太太的玩乐精神甚至超过了00后。
娄奶奶身上散发的年轻活力,与许多人心中年长者沉闷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甚至,还有不少年轻人都没有这种精气神。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她在百岁高龄依然充满活力呢?
娄成玉奶奶于1921年降生,她一生都生活在沂蒙山区的一个小村落,从未离开过这片故土。
借助网络,她才成为了广为人知的“网红奶奶”。
她的腰板笔挺,背部直立,走路时步伐轻快,身形灵活,许多年轻人都无法与她相提并论。
娄奶奶虽然年岁较大,但她看上去依然精神焕发,毫不显老。
她不愿意承认自己已经是个老人,每当有人问起她的年龄时,她总是一脸笑容地说:“我才18呢!”
她心里确实是这么认为的,这可不是在开玩笑。
她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很好,80岁的儿子满怀孝心地送来了精心制作的拐杖,但娄奶奶随手就把它扔开了,“你自己留着用吧。”
通常在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更多的是躺着或坐着,行动较慢或者需要专人照料。
可娄奶奶则完全不同,像18岁的少女一样充满生机,更像刚学会走路的小孩,时不时就想跑几步。
甚至可以推动超过一百斤的石碾,真是70岁的爷爷技艺非凡,100岁的奶奶走路如飞,而20多岁的小编系鞋带时却毫无头绪。
年轻人缝个针,不是得戴眼镜,就是因为手抖而穿不上去,但在一百多岁的娄奶奶看来,这些都与张飞吃豆芽没什么两样。
她就像一个活泼的“老小孩”,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和热情,始终不让自己无所事事,总是愉快地参加各种活动。
村里七八十岁的“小媳妇”一扭身子就感到腰酸腿痛,而娄奶奶不仅能领舞,还能带动周围的人一起锻炼,一同享受快乐。
然而,保有童真的她,却给家里人带来了不少麻烦。
看到家里购置了汽车,娄奶奶一辈子都没开过这种“铁乌龟”,因此她执意要去学开车。
凭借娄奶奶这种精神状态,或许真的能够通过记忆、判断和反应能力的检测。
如果不是科目一的难度太高让人退缩,可能就真的会和儿媳一起去自驾游了。
折腾完“大晚辈”后,就开始折腾“小晚辈”。看到玄孙背着可爱的书包,自己也大喊着要去上学,以此来弥补年轻时的遗憾。
背着粉嫩的小书包,欢快地迈着小步伐,就像幼儿园里那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
童心迸发时,孩子会“抢”走家里小辈的零食和玩具,如果有人试图制止,别提是孩子的父亲,就连祖父也不得不遭殃。
娄奶奶依然是一位热心的老太太,她每天在村子里到处走动,与村民们聊天,常常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她就像村庄里的“快乐源泉”,为大家带来了很多欢乐。
在这样一个愉快的氛围中,谁还会想要离开呢?
在这个五代同堂的大家族中,没有激烈的婆媳冲突,也不被视为负担,而是如同珍宝般受到重视,沐浴在儿孙们满满的爱与关怀之中。
她从裹足的小脚时代走到了现代,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忍受过大灾年带来的煎熬,也艰难地度过了失去父亲的痛苦。
沂蒙山区的生活艰难,娄奶奶的丈夫为了让孩子们有足够的食物,不得不拼命奋斗。
在那个时期,耕作是他们最主要的生活保障,而山里能够种植的粮食又有多少呢?
过度的疲劳埋下了疾病的隐患,年纪轻轻便去世了。
娄奶奶裹着小脚,依然要继续劳作,她帮别人碾麦子,就把喂牲畜用的麸皮带回家当饭吃。
晚上哄孩子们入睡后,点燃煤油灯开始织布做衣服,独自一人把6个孩子养大。
尽管生活艰难,她始终愈挫愈勇,从未抱怨过命运的不公。
她从未抱怨命运的不公,总是积极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或许奶奶长寿的原因正是“知足常乐,遇事不斤斤计较”。
在日常饮食方面,娄奶奶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大家都清楚每天吃煮鸡蛋对身体有益,但她却偏爱炒鸡蛋卷饼。
细心的网友们注意到,奶奶出现在镜头前时几乎总是身着一件简朴的清朝长襟褂和三寸金莲鞋。
尽管明白裹小脚给女性带来的痛苦,但如果没有亲眼目睹,就永远无法体会这种折磨。
目前仍有一些百岁老人继续缠裹脚布。当我亲眼目睹了里面的样子,泪水顿时涌出。
小脚之所以会显得如此尖锐,是因为除了大拇指以外的其他脚趾都被紧紧束缚在一起,似乎与脚底融为一体。
尽管这一陋习在1911年已被废除,但它在人们心中扎根数百年,难以去除。
民国初年,人们仍然认为不裹脚会影响婚嫁,特别是在山东地区,不论家庭贫富都要裹脚,否则就可能找不到丈夫,还会受到周围邻居的嘲笑。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