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近20万人赶工iPhone 17的情况,以下是综合信息:
1. 生产规模与现状
人力配置:郑州富士康港区产线目前处于接近满产状态,近20万名工人实行两班倒制度,负责组装、贴膜、包装等环节。
历史对比:这一规模虽庞大,但并非峰值(历史最高达40万人),因部分订单已分散至其他代工厂。
招工需求:临时工需求激增,返费价格从6月底的4800元飙升至9月初的9000元以上,以吸引劳动力。
2. 生产进度与时间节点
量产阶段:iPhone 17系列已进入大规模量产,富士康郑州航空港区A事业群(负责核心组装)自7月底起持续招工,生产节奏为24小时轮班。
关键周期:临时工工期通常为2-3个月,覆盖产量爬坡期,预计生产热潮将持续至10月。
发布会关联:2025年9月10日苹果秋季发布会当天,产线仍处于满负荷状态。
3. 用工特点与挑战
临时工主导:以“返费工”和小时工为主,干满期限可获额外返费(最高达9800元),三个月总收入可达2万多元。
招工政策调整:为缓解人力短缺,富士康首次允许临时工自主选择体检,降低入职门槛。
流动性高:派遣工规模随订单波动,产量目标达成后可能缩减产线。
4. 全球供应链背景
印度试产:富士康印度工厂已接收iPhone 17核心组件,但当前以试生产为主,大规模量产仍集中在郑州。
分散策略:苹果供应链多元化趋势下,郑州厂区仍承担主要生产任务,但份额较历史有所下降。
综上,富士康郑州厂区正全力应对iPhone 17量产高峰,近20万人的两班倒生产反映了苹果新品发布的季节性需求,但用工灵活性和供应链分散化成为当前特点。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