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老人味”并不是年纪大了就必然有的,而是和咱们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息息相关。55岁后哪些习惯容易招来“老人味”,改掉它们,老了也能清清爽爽。
很多人觉得“老人味”是年纪大了自然有的,其实不然。
科学研究发现,这种特殊气味主要和皮肤代谢产物有关。随着年龄增长,皮肤表面的抗氧化物质减少,皮脂中的脂肪酸更容易被氧化,产生一种叫2-壬烯醛的物质,这就是“老人味”的主要来源。
但别急着怪年龄,真正让这种味道加重的,往往是三个坏习惯。不改掉它们,哪怕天天洗澡,味道还是会偷偷冒出来。
很多中老年朋友不爱喝水,觉得“不渴就不用喝”,甚至怕起夜故意少喝水。可你知道吗?水喝得少,代谢废物排不出去,毒素就容易堆积在血液里,最后通过汗液、皮脂排出来,味道自然就重了。
咱们中医讲“水谷精微”,水喝不够,身体里的“垃圾”运不出去,就像一条流动缓慢的河,时间久了肯定发臭。所以,每天至少喝1.5升水(约6-8杯),让身体里的“废水”及时排出去,味道就能轻不少。
有些老朋友口味重,爱吃红烧肉、油炸食品,顿顿离不开肥甘厚味。这些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在体内消化时,容易产生含硫化合物和氨类物质,它们会通过汗液和呼吸排出,让身上、嘴里都带着一股“荤腥味”。
咱们的肠胃就像个发酵罐,吃进去的东西决定了“发酵”出来的气味。如果总是大鱼大肉,味道能好闻吗?建议多吃蔬菜、杂粮,少吃红肉和油炸食品,让身体从内到外清爽起来。
人一上年纪,容易犯懒,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可长期不运动,新陈代谢变慢,汗液里的废物排不干净,堆积在皮肤表面,和细菌一结合,就容易产生异味。
运动就像给身体“大扫除”,出汗能带走毛孔里的脏东西。哪怕每天只是散散步、打打太极,也能让汗液更清爽。如果实在不想动,至少每天用温水擦洗腋下、脖子、脚部,这些地方最容易藏污纳垢。
除了改掉坏习惯,咱们还可以用中医的方法,从内到外调理身体,减少异味:
健脾祛湿:脾胃不好的人容易有口臭、体味,可以适当吃些山药、薏米、茯苓,帮助身体运化水湿。
清热排毒:如果经常感觉口干、出汗黏腻,可以喝点菊花茶、绿豆汤,清清内热。
润肤防燥:皮肤太干或太油都容易有异味,洗澡后涂点温和的润肤乳,保持皮肤水油平衡。
“老人味”不是年纪的错,而是生活习惯的“债”。只要咱们注意饮食、多喝水、勤运动,哪怕到了七八十岁,身上也能清清爽爽。记住啊,“人老不可怕,味儿老才尴尬”,改掉这三个习惯,老了也能没味儿!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