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7日,农历七月十六,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白露。
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暑热渐消,凉意渐浓,天地间悄然换上了秋的滤镜,清晨的草木上开始凝结晶莹的露珠,这便是“白露”之名的由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古人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这个时节,北雁南飞,燕子归去,百鸟开始储备过冬食物,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
古人以“白”形容秋露,既是对自然现象的精准捕捉,更赋予了这个节气纯净、清冷的审美意象。
千百年来,诗人们用笔墨将白露凝成珠玉。在这个诗意盎然的节气里,让我们一同品味十句描写白露的经典诗词,感受古人笔下的清秋之美。
【1】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出自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白云倒映水中,与水中的城池交相摇曳,仿佛整座城市都在水波中晃动。白露如珍珠般晶莹,仿佛是从秋月上滴落而下。
李白以其特有的浪漫主义手法,将天、地、水、月、露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空灵缥缈的诗意世界。
这种虚实相生的写法,不仅展现了诗人惊人的想象力,豪迈奔放又不失细腻的诗歌风格,更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高度敏感和深刻领悟,让我们身临其境般地领略到金陵城西楼月下那如梦如幻的白露景致。
【2】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
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白露悄然吞噬了天边的残月,清晨的清风徐徐吹过,驱散了天边的晓霞。
这两句对仗工整,用词精妙,“收” 和 “散” 两个动词的运用极为生动,给人一种清新自然、闲适宁静的感觉,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只是淡淡勾勒,却让读者感受到时空的流转和自然的韵律。
【3】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安史之乱时,杜甫与兄弟们四下分散,漂泊异乡。他在秦州白露之夜望月抒怀,写下了这首思念亲人的千古名篇。
“露从今夜白”,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记录,更是对时光流逝的感受,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在这样的秋夜,清露盈盈,寒意顿生,而这种身体上的冷,更衬托出他内心对家乡和亲人深深的思念。
“月是故乡明” 这句看似简单直白,却饱含深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但故乡的月亮才是最明亮的。
这是因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牵挂,赋予了月亮特殊的意义。杜甫用质朴的语言,将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也让这句诗成为了思乡之情的千古绝唱 。
【4】
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汉明。
陈与义《秋夜》
三更时分,淡淡的月光照着庭院,白露仿佛有神奇的力量,将天空清洗得干干净净,使得银河显得更加明亮。
这里的 “洗” 字用得极为巧妙,赋予了白露一种动态的、净化的功能,让整个夜空都变得澄澈起来。
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细致入微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沉醉于秋夜美好之中的心境。
【5】
白露三秋尽,清霜十月初。群花零落共萧疏。
丘处机《悟南柯》
白露时节,已经到了秋季的末尾,寒冷的冬天即将来临。此时群花在秋风中纷纷零落,呈现出一片萧疏的景象。
作为修道之人,丘处机通过白露时节的物候变化,看似描写自然景象,实则暗含人生无常、万物皆空的哲理思考,引导人们超越表象,思考宇宙人生的真谛。
【6】
满帘月色吹轻雾,白露无声下竹枝。
萨都剌《题屏风》
满帘的月色如水般倾泻而下,仿佛带着丝丝凉意。此时有轻雾在月色中缓缓飘动,整个画面如梦如幻。白露就在这静谧的氛围中,无声无息地落在竹枝上。
诗人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白露降临的那个静谧瞬间。白露与竹枝的结合,更添一份高洁清雅的意境。
这种对细微之美的捕捉和表现,体现了元代文人追求隐逸生活、注重个人情感表达的审美倾向。
【7】
红霞似绮河如带,白露团珠菊散金。
卢纶《九日奉陪侍郎登白楼》
天边的红霞如同华丽的锦缎一般绚丽,河流则像一条银色的带子蜿蜒流淌。白露凝结成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如同珍珠一般。旁边的菊花也竞相绽放,金黄的花瓣如同散开的金子。
在这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秋日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体会到了白露时节万物的生机勃勃,与其他诗人笔下白露的清冷之感不同,这里的白露充满了活力与色彩 。
【8】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这几句可以说是描写白露最为经典的句子之一。
大片大片的芦苇生长在河边,颜色苍苍,在清晨的阳光下,白露凝结在芦苇上,仿佛成了一层洁白的霜。心中思念的伊人,仿佛在河水的另一边若隐若现。
这四句诗以白露起兴,通过秋日清晨芦苇荡的景象,引出对“伊人”的追寻和思念。意境朦胧而优美,情感真挚而含蓄,开创了中国诗歌“触景生情”的传统。
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颂,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9】
白露消磨暑,丹枫点画秋。
闲吟小山赋,归思大江流。
罗与之《泛舟秋怀》
随着白露的到来,暑气渐渐消散,秋天的凉意愈发明显。红色的枫叶如同画家手中的颜料,为秋天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在这样的秋日里,悠闲地吟诵着小山的辞赋,心中却涌起了归家的思绪,如同大江的流水一般,源源不断。
【10】
风池明月水,衰莲白露房。
其奈江南夜,绵绵自此长。
白居易《新秋》
在风池之中,明月倒映在水中,而衰败的莲花上,白露凝结在莲蓬之上。在这样的江南秋夜,夜晚从此变得漫长起来。
一池明月、一朵衰莲、几滴白露,传达出对季节变迁的敏锐感受和时光流逝的淡淡惆怅。
白露时节,天气转凉,万物渐趋萧瑟。
白露凝诗韵,清秋入画来。
在这个季节里,不妨放慢脚步,留意那些凝结在草尖的露珠,感受那份清凉与静谧,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