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下的维多利亚港,平日里灯火璀璨。然而这几天,一艘钢铁巨舰的到来点燃了城市另一种沸腾——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现身香港,成为无数人心中的新地标。7月6日清晨,还未靠近码头,便能感受到那股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兴奋与骄傲。市民们站在桥头、倚在栏杆,甚至有人特意租船漂泊,只为与山东舰一次近距离“相遇”。
郭晶晶推开舱门的那瞬间,神情专注地调试枪械,眼里藏着孩子般的好奇与敬畏,这一幕被现场记者悄悄捕捉。她坦言,航母来的消息令整个香港沸腾,许多市民抢票未成,仍执着守候在航道旁,只为那一丝可能目睹国之重器的机会。她说,当摆渡船穿越波光粼粼的海面逐渐逼近山东舰时,船上所有人情绪几乎要溢出来,“是抑制不住的那种激动和自豪。”在航母甲板上自拍的郭晶晶与霍启刚,脸上的笑容,比海风更燥热。他们的这份喜悦,何尝不是千万港人心底的共鸣?
霍启刚站在山东舰边缘,俯瞰四周蔚蓝海域,声音里透着难以言说的自信和骄傲。他第一次亲眼登上山东舰,内心的震撼难以掩饰。他直言,拥有如此先进的装备,是新一代中国人的底气——不仅是技术上的跃迁,更包含着对国家安全与担当的庄重承诺。站在那片甲板上,他提到了中国辽阔的“473万平方公里海域”和“7600座岛屿”。对他而言,这组数字不再是冰冷的地理书目,而是一份看得见、摸得着的责任,“强大的海军守护这些国土与水域,是不可或缺的。”
这一切不仅仅属于来访的一家三口。在霍启刚山东舰到访,是对香港的特殊厚爱。八年前,辽宁舰访港,掀起波澜。八年后,山东舰带着更鲜明的家国情怀和开放姿态,吸引成千上万人奔赴码头。他注意到,这几天香港的氛围不一样,大街小巷都在谈论,年轻人、孩子、甚至老人都争谈这次参观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一次阅兵式的展示,更是一次潜移默化的爱国教育。”霍启刚坦言,现代国防早已不仅是昨日的“军人形象”,它更关乎每位普通人的安全感和身份认同。
我仔细观察生活里的细节——那些孩子背着小书包在甲板上瞪大眼睛、甚至有新手妈妈用自拍杆记录下家族第一次“航母之旅”,他们的笑容和好奇,像一阵阵清新的海潮。一位站在桥头的老者对我说:“以前哪能想过,能在家门口亲眼看见中国自己的航母。”他眼里有光,是对未来的期待,更是一份藏在心底的自豪。从这个小小切口,我体会到国家强大带来的,不只是科技和军力的炫耀,更是点燃一代人认同感的火种。
这一次的山东舰之旅,不是一次表面的参观打卡。它在某个意义上,是一场力量与认同的深刻碰撞。航母甲板上的自拍、枪械的试用、媒体镜头里的微笑——这些都融合为一种“我与国家同框”的新型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许多原本觉得“国家大事离自己很远”的香港青年,突然间在触摸航母钢铁的那刻,有了属于自己的担当和梦想。
回望此行,最让我感怀的,不是那片难以逾越的金属甲板本身,而是它带给人的身份认同和情感震撼。有多少人在桥头守候、在船舱探身、在人群中仰视?有多少家庭把爱国的种子不经意间种进孩子心中?当强大的中国海军停泊在香港,这种信心与自豪,就是最绵长的回响。
下次你有机会亲临山东舰,会想对身边的家人说些什么?你会不会因为这份真实的“靠近”,开始重新思考国与家的关系、未来与责任?而对于香港的青年,这样一次全新的体验,又会不会成为他们成长路上最深刻的坐标?海浪翻涌,风旗猎猎——这座城市与国家的距离,也许比想象中的更近。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