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1热点)-就在今天凌晨!传来全红婵、苏炳添的最新消息

 2025-09-01  阅读 12  评论 0

摘要:奥运冠军全红婵和“亚洲飞人”苏炳添在暨南大学意外形成师生组合,这所高校为顶尖运动员量身定制的“二沙精英班”正在打破传统教育模式。2025年9月,18岁的奥运跳水冠军全红婵将正式成为暨南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的大一新生。 她通过国家体育总局2025年优秀运动员保送通道获得入学资格,这位在东京奥运会上一战成名的广东湛江

奥运冠军全红婵和“亚洲飞人”苏炳添在暨南大学意外形成师生组合,这所高校为顶尖运动员量身定制的“二沙精英班”正在打破传统教育模式。

2025年9月,18岁的奥运跳水冠军全红婵将正式成为暨南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的大一新生。 她通过国家体育总局2025年优秀运动员保送通道获得入学资格,这位在东京奥运会上一战成名的广东湛江女孩,如今即将开启她的大学生涯。

全红婵选择暨南大学并非偶然。 地理位置是首要考量因素,暨南大学位于广州,靠近她的训练基地和家乡,方便她兼顾训练与学业。

同时,暨南大学与广东跳水队长期保持着合作关系,体育资源成熟。 2025年广东省内其他名校暂停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也促使她做出了这一选择。

暨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正是中国短跑名将苏炳添。 这位在东京奥运会上创造9秒83亚洲纪录的“亚洲飞人”,于2025年4月25日被正式任命为院长。

苏炳添与暨南大学缘分颇深,他2009年就进入该校深造,并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先后被任命为副教授、教授,最终走上管理岗位。

面对全红婵这样的特殊学生,苏炳添院长明确表示将采取创新培养模式。 他坦言:“像红婵这样长期在一线训练的运动员,确实很难像普通学生那样系统学习。 ”

为此,暨南大学推出了三项创新举措:弹性学制打破传统学期限制,根据赛事周期灵活安排课程;云端课堂让运动员在集训期间能完成80%理论课;由苏炳添领衔的冠军导师团,集合了运动医学、心理辅导等跨学科专家。

“二沙精英班”采用“一人一策”的培养方案,配备学术导师加职业教练双指导,还引入AR运动损伤模拟等前沿科技辅助教学。 这种将竞技体育与学术教育深度绑定的模式,在国内高校尚属首创。

课程设置方面,全红婵将学习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媒体素养等专业课程。 这些课程不仅能帮助她从科学角度剖析跳水动作,还能在高压比赛环境中保持良好心态,并更好地应对媒体关注。

弹性学制是这套培养方案的一大亮点。 根据安排,全红婵的最长学习年限可延长至8年,这意味着她不必因训练或比赛而担心无法完成学业。 线上课程和假期补课机制进一步保障了学业进度的灵活性。

全红婵目前正在广州二沙训练中心进行训练,而暨南大学体育学院位于广州天河区黄埔大道西601号,地理上的接近使她能够轻松往返于训练场与校园之间。 这种便利性为运动员兼顾竞技与学业提供了现实可能。

2025年3月,全红婵刚满18周岁,正值运动员的发育关键期。 她的身高增长了7厘米,体重增加了7公斤,这些身体变化对跳水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形成了挑战。

为此,她甚至没有参加7月份的世界锦标赛,而是留在广东队进行特训,预计要到11月的全运会才能重返赛场。

暨南大学的特殊培养计划考虑到了这一情况,将针对她的身体变化调整训练计划,同时开设运动康复、心理学等课程,帮助她科学应对发育期带来的挑战。 这种个性化支持体系正是“二沙精英班”的核心价值所在。

全红婵的文化教育背景也值得关注。 在入选国家队后,她一直坚持文化课学习,通过4年的网课完成了广东实验中学的课程并取得高中学历。

跳水队配备的专业教学团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帮助运动员提升综合素质。 这为她进入大学学习奠定了基础。

苏炳添院长作为过来人,对运动员的大学生活有着深刻理解。 他表示:“我们要让运动员在训练中学习,在学习中突破。 ”并强调:“我们要培养的是能站上领奖台,也能应对人生马拉松的全面型人才。 ”

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堪称“奥运冠军摇篮”,谢思埸、陈艾森等跳水名将均毕业于此。 这种“冠军带冠军”的传承模式,为全红婵创造了独特的学习环境。

苏炳添不仅是管理者,还是学者他发表过《新时代中国男子100m短跑》论文,如今将“训练科研化”理念注入教学体系。

公众对这一特殊培养计划反应不一。 支持者认为:“每天训练12小时还能坚持学习,这份毅力就值得敬佩! ”质疑者则担心:“文化课要求会不会太宽松? 别让保送变成形式主义。 ”还有建议派表示:“建议推广到所有高校,让更多运动员有机会深造。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杨倩进入清华大学、樊振东就读上海交通大学、张家齐在北京体育大学做物理实验、孙颖莎在上海交通大学选修商业管理课程这些奥运健儿纷纷走进高校,展现出比前辈更强的学业追求。

苏炳添在暨南大学的角色也引发讨论。 有人质疑:“难道跑得快就能当院长? 那是不是该让刘翔管田径系? ”还有观察者指出:“一线教师评职称要发论文,体育明星因名气直接获高位,寒了踏实做学问的人的心。 ”

支持者则持不同观点:“他证明了运动员也能在学术领域发光,这才是真正的体教结合! ”也有人幽默表示:“以后考试不及格,可能得和苏院长比短跑补考! ”

暨南大学为此被网友戏称为“983大学”,谐音苏炳添9秒83的亚洲纪录。 这个绰号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反映了公众对这所高校体育特色的认可。

全红婵的大学生活即将开始,她将在9月13日前往暨南大学报到。 这位在跳台上创造奇迹的姑娘,既面临着发育期带来的竞技挑战,又迎来了大学教育提供的新机遇。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原文链接:http://dongdeshenghuo.com/toutiao/571665.html

管理员

  • 内容573020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493秒, 内存占用1.79 MB, 访问数据库26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