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8热点)-1314亿!咖啡祖师爷被卖,46元的皮爷凭什么干出千亿天价?

 2025-08-28  阅读 6  评论 0

摘要:1314亿!当瑞幸、库迪还在为9.9元咖啡血拼时,咖啡圈突然甩出一颗超级炸弹——"祖师爷"皮爷咖啡被打包卖掉了!这笔天价交易里没有瑞幸的影子,也不见蜜雪的踪迹,买家竟是自家"金主爸爸"JAB控股旗下的KDP集团。别再迷信"低价为王"的

1314亿!当瑞幸、库迪还在为9.9元咖啡血拼时,咖啡圈突然甩出一颗超级炸弹——"祖师爷"皮爷咖啡被打包卖掉了!这笔天价交易里没有瑞幸的影子,也不见蜜雪的踪迹,买家竟是自家"金主爸爸"JAB控股旗下的KDP集团。别再迷信"低价为王"的神话了,当我们盯着9.9元优惠券狂点时,资本大佬早已在咖啡产业链的顶端完成了一场教科书级的"乾坤大挪移"。这不是价格战的胜利,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资本棋局,而皮爷咖啡,不过是JAB手中那颗最会"闷声发财"的棋子。

一、1314亿"嫁妆"背后:谁在给咖啡祖师爷"换赛道"?

当"1314亿人民币"这个数字砸进咖啡圈时,不少人揉了揉眼睛:这够瑞幸开多少家9.9元门店?答案是——3万家,相当于瑞幸当前体量的1.5倍。但这笔钱没有流向疯狂扩张的新势力,反而装进了"精品咖啡祖师爷"皮爷咖啡的口袋。更魔幻的是,买卖双方竟是"一家人"——德国莱曼家族旗下的JAB控股,左手把JDE Peet's(皮爷母公司)卖给右手的KDP集团。这哪是收购?分明是资本版的"内部资源优化"。

JAB这波操作,玩得比俄罗斯套娃还溜。2012年它用9.77亿美元把皮爷咖啡从纳斯达克私有化,2019年塞进JDE Peet's打包上市,如今又以157亿欧元的价格"倒手"给KDP。13年间,这家荷兰移民创办的小咖啡店,愣是被资本炒成了千亿级"咖啡奢侈品"。有人算过账:JAB当年买下皮爷时,估值不足10亿美元,如今光是中国区268家门店,就撑起了近百亿估值——这哪里是卖咖啡?分明是在资本市场"烤咖啡豆",越炒越香。

更绝的是KDP的"分拆剧本"。收购完成后,它要把自己劈成两半:一半卖北美饮料(七喜、Dr Pepper这些老伙计),一半专攻全球咖啡(Keurig+JDE Peet's)。这招"一鱼两吃"打得精妙:北美饮料市场增长见顶,剥离后让咖啡业务单独上市,既能讲"对抗雀巢"的新故事,又能让华尔街给咖啡资产估出更高溢价。难怪有投行人士调侃:"JAB卖的不是咖啡,是教你怎么用资本咖啡机,把咖啡豆榨成黄金。"

二、皮爷咖啡的"反卷生存术":凭什么46元一杯还能闷声发财?

在瑞幸"9.9元现磨咖啡"和库迪"3.8元一杯不限量"的夹击下,皮爷咖啡活得像个异类。它在中国的客单价高达46元,比星巴克还贵,却在2024年交出了EBIT增长23.8%的成绩单。更气人的是,人家店员还敢公开说:"9.9元咖啡抢不走我们的顾客。"这话狂不狂?狂!但它还真没吹牛。

皮爷的"护城河",是一群被咖啡圈称为"玄学爱好者"的死忠粉。这些人买咖啡前要问产地海拔,喝的时候要品风味轮,加奶不加糖还得精确到毫升。对他们来说,瑞幸的生椰拿铁是"糖水",库迪的美式是"刷锅水",只有皮爷的"小批量手工烘焙"才配叫咖啡。这种"咖啡原教旨主义",让皮爷在中国筑起了一道"价格防火墙"——就像茅台从不担心二锅头抢市场,皮爷的用户根本不在9.9元的射程范围内。

但你以为皮爷真的"不食人间烟火"?太天真了。它悄悄搞了个"马甲"品牌Ora Coffee,主打15-25元价位,促销时也敢降到9.9元。这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玩得极溜:高端市场用皮爷守住"祖师爷"尊严,中端市场用Ora Coffee收割流量,既不丢面子,又能赚钱。2024年Ora首店在北京开业时,排队人群里既有穿西装的投行精英,也有拿着学生证的大学生——资本老手的算盘,从来都打得比咖啡师的奶泡还绵密。

三、JAB控股:那个躲在咖啡杯后的"隐形首富"有多狠?

如果说皮爷咖啡是台前的"戏骨",那JAB控股就是幕后的"资本导演"。这家德国莱曼家族的投资公司,手里攥着近600亿美元资产,却低调得像杯美式黑咖啡——苦,却上头。它的咖啡帝国版图有多夸张?你喝的绿山胶囊咖啡、吃的亿滋饼干(以前叫卡夫)、喷的科蒂香水,背后都站着同一个老板。

JAB的"猎杀法则"堪称资本教科书:专挑那些"有钱但不会赚"的老牌企业下手。2012年收购皮爷时,看中的是它"精品咖啡祖师爷"的名头却不懂扩张;2015年砸139亿美元买绿山咖啡,盯上的是它的胶囊咖啡机专利却渠道僵化;2018年推动绿山并购Dr Pepper,玩的是"咖啡+软饮"的生态捆绑。就像个顶级厨师,把看似不搭界的食材(咖啡、饮料、香水)炖成一锅"资本佛跳墙",味道好不好另说,价码绝对炒得高。

更狠的是它的"长期主义"。JAB从不像PE机构那样"快进快出",而是通过控股后优化管理、整合供应链,让资产自己"长大"。比如皮爷咖啡被收购后,JAB没逼它降价,反而砸钱升级烘焙工艺,在中国开店时专挑上海外滩、北京国贸这种"黄金地段",硬生生把一个区域品牌熬成了"轻奢咖啡"代名词。2023年JAB净利润109亿美元,比很多国家的GDP还高——原来真正的咖啡巨头,根本不屑于和你打9.9元的价格战,人家玩的是"你卖咖啡我卖公司"的高阶游戏。

四、咖啡圈的"三国杀":当资本大佬下场,9.9元玩家该慌吗?

这波收购案撕开了咖啡市场的"遮羞布":表面上是瑞幸、库迪、蜜雪在中低端市场"神仙打架",实际上高端市场和产业链上游早已被资本大佬"圈地为王"。JAB通过这次收购,把Keurig的胶囊咖啡、皮爷的精品门店、JDE的包装咖啡捏合成"三驾马车",目标直指雀巢的全球咖啡霸主地位。以后咖啡圈的竞争,可能不是"谁的咖啡更便宜",而是"谁的咖啡机卖得好""谁的咖啡豆供应链更牛"。

对消费者来说,这未必是坏事。JAB和雀巢的"巨头对决",可能会催生出更便宜的胶囊咖啡、更优质的咖啡豆。但对中小品牌来说,日子要更难了。当资本开始整合烘焙厂、咖啡机工厂、连锁门店,那些没有品牌壁垒又玩不起价格战的小咖啡店,可能会像速溶咖啡一样被扫进历史垃圾堆。最近Seesaw从164家店关到只剩44家,M Stand频繁被曝拖欠工资,就是最残酷的信号:咖啡赛道的"淘汰赛",早就不是比谁跑得快,而是比谁的"金主爸爸"更有钱。

不过别急着为9.9元咖啡扼腕。瑞幸靠数字化逆袭、蜜雪靠供应链下沉杀出一条血路,证明"草根玩家"并非没有机会。就像当年星巴克靠标准化打败了小咖啡馆,如今新势力也可能用"科技+低价"颠覆旧秩序。只是这场战争的终局,或许早已写好:要么被资本收编,要么成为资本棋盘上的"弃子"。皮爷咖啡的1314亿,既是资本的胜利,也是所有咖啡创业者的"照妖镜"——你以为自己在卖咖啡,其实早就成了别人眼中的"猎物"。

结语:当咖啡变成"金融产品",我们喝的到底是什么?

站在上海陆家嘴的皮爷咖啡门店里,看着墙上"1966年创立于加州伯克利"的复古海报,再想想它刚刚被1314亿人民币"标价出售",突然觉得有些荒诞。那个荷兰移民阿尔弗雷德·皮特当年吐槽"美国人喝的咖啡太难喝"时,恐怕想不到自己的小咖啡店有一天会变成资本巨头的"提款机"。

我们这代人见证了咖啡从"奢侈品"变成"快消品",又从"快消品"变成"金融产品"。9.9元的瑞幸喝的是性价比,46元的皮爷喝的是情怀,而JAB和雀巢的资本游戏里,咖啡不过是K线图上跳动的数字。或许有一天,当你掏出手机买咖啡时,屏幕上弹出的不是"优惠券",而是"收购意向书"——毕竟在资本眼里,连"祖师爷"都能被明码标价,还有什么不能卖的?

只是别忘了,咖啡的本质是一杯饮料。当资本的泡沫褪去,能让消费者记住的,永远不是1314亿的收购价,而是那口纯粹的苦与甜。至于JAB和KDP的"咖啡帝国梦"能不能实现,大概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下一个被推上资本拍卖台的,或许就是你常喝的那个牌子——毕竟在这场游戏里,每个人都可能是观众,也可能是"商品"。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原文链接:http://dongdeshenghuo.com/toutiao/569791.html

管理员

  • 内容57026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331秒, 内存占用1.76 MB, 访问数据库25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