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7热点)-北京这场雨让故宫的龙吐水了,六百年前排水系统比现代还顶用

 2025-08-27  阅读 6  评论 0

摘要:这几天北京下大雨,朋友圈里全是积水照片。但故宫那边反而火了,因为太和殿底下1000多条石龙头全都开始往外喷水。这可不是特效,确实有视频显示地面一点都没积水。本来以为故宫也就靠颜值吸引游客,没想到排水系统才是真本事。明朝人建故宫时候就考虑到了下雨

这几天北京下大雨,朋友圈里全是积水照片。但故宫那边反而火了,因为太和殿底下1000多条石龙头全都开始往外喷水。这可不是特效,确实有视频显示地面一点都没积水。本来以为故宫也就靠颜值吸引游客,没想到排水系统才是真本事。

明朝人建故宫时候就考虑到了下雨天。当时工匠给太和殿的地基做成了斜坡,每个龙头大小都按比例算好,排水管子埋在地下连成网。去年台风过境,北京好多地方都泡汤了,但故宫一点事都没有。反观现代城市,地下管道修得越来越粗,每次下雨照样看海。

有意思的是研究人员做过测试,在实验室里复刻了故宫的排水设计。结果发现那种弧形的出水口比现在的金属管道排得更快。原来古人琢磨水的脾气用了好几十年,把龙嘴角度调整到精确到3.5度,这才保证水流不乱跑。现在有些新小区光顾着追求高科技,反而忘了最基础的原理。

其实这不是故宫第一次显灵了。2012年那场特大暴雨,全城都成汪洋,唯独故宫地面干燥。专家去测量过地下暗渠,发现六百年前的石头缝里居然有减震设计。难怪唐山地震时太和殿的地砖纹丝不动,这种构造现在被用在抗震建筑里了。

最近深圳前海那边也学故宫搞了个试验。他们在地下修了仿生管道,地面上留出蓄水区。结果去年下雨积水点减少了七成,成本还比传统方法低。说明不是现代科技不行,而是我们该重新认识老祖宗的聪明。

其实不止北京,全国好多古城都有类似设施。杭州有座宋代水坝现在还在用,西安明德门遗址的暗渠也能导流。前段时间有人拍到柳浪闻莺那边的老排水道,雨水顺着沟槽哗啦啦流走,跟故宫一个套路。

这次暴雨算是给大伙提了个醒。修路盖楼光花钱不够,还得研究古人怎么跟自然打交道。要我说以后去旅游别光顾着拍照,多看看老建筑的细节。说不定哪天你住的小区也能装上会吐水的龙雕像呢。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原文链接:http://dongdeshenghuo.com/toutiao/569416.html

管理员

  • 内容569427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284秒, 内存占用1.77 MB, 访问数据库26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