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7热点)-中国首个“三机场”体系落地上海,长三角航空格局迎历史性升级

 2025-08-27  阅读 4  评论 0

摘要:今日,随着沪苏南通新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资公司”)的正式成立,上海成为中国首个拥有三座大型机场的城市。这一重大进展标志着长三角航空枢纽建设迈入新阶段,上海在全球航空网络中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也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合资公司落地

今日,随着沪苏南通新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资公司”)的正式成立,上海成为中国首个拥有三座大型机场的城市。这一重大进展标志着长三角航空枢纽建设迈入新阶段,上海在全球航空网络中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也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合资公司落地,南通新机场定位明确

8月15日成立的合资公司由上海机场集团控股51%、南通城市建设集团持股49%,注册资本10亿元,将主导南通新机场的建设和运营。该公司业务范围覆盖民用机场运营、航空运输及工程施工,明确南通新机场作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位 。这一股权结构凸显上海在长三角航空资源整合中的主导作用,南通新机场也被业内称为“上海第三机场” 。

为何需要“第三机场”?

破解运能饱和困局:2024年,上海浦东与虹桥两大机场旅客吞吐量合计超1.24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达420.6万吨。其中浦东机场旅客量达7678.7万人次,同比增长40.95%,首次成为中国最繁忙机场 。然而,两场长期面临超负荷运行压力,尤其浦东机场距设计容量上限仅一步之遥。

地理协同优势:南通新机场位于长江入海口北岸,与上海隔江相望。待北沿江高铁、沪通城际铁路建成后,新机场将与上海两大机场形成“1小时交通圈”,辐射苏州、无锡等长三角核心城市,有效分流上海及周边地区的航空需求 。

对标国际:多机场体系成顶级城市标配

目前全球一线城市普遍采用多机场运营模式:

纽约拥有肯尼迪、拉瓜迪亚、纽瓦克自由3座主要机场;

伦敦运营希思罗等6座机场,通过分工协作提升整体运力 。上海构建“三机场”体系,正是对标国际枢纽的必然选择。专家指出,多机场协同能优化航线网络、降低延误率,并增强国际中转竞争力 。

挑战与机遇并存

协同运营待突破:三座机场直线距离均约100公里,未来需依赖高效轨交网络实现无缝衔接。目前沪苏两地已就跨区域交通规划展开合作,但具体实施方案仍在细化中 。

区域经济新引擎:南通新机场预计带动高端物流、临空产业集聚,推动长三角北翼发展。中金公司研报指出,航空枢纽扩容将强化上海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助力其追赶纽约、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 。

未来展望

随着南通新机场的推进,上海航空旅客年吞吐量有望突破1.5亿人次,进一步巩固“民航第一城”地位。不过,业内也关注虹桥机场未来功能是否调整,以及三机场如何差异化定位(如浦东主攻国际航线、南通侧重国内及货运) 。

专家观点民航学者李振分析:“多机场体系成败关键在于分工机制。伦敦六座机场按航空公司和航线类型划分职能,上海需避免同质竞争,通过政策引导形成互补生态。”

此次合作不仅是基础设施的扩容,更是区域治理模式的创新。上海能否借“三机场”跃升为比肩纽约、伦敦的全球枢纽,取决于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度协同——而这盘大棋,刚刚落下关键一子。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原文链接:http://dongdeshenghuo.com/toutiao/569380.html

管理员

  • 内容56983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349秒, 内存占用1.74 MB, 访问数据库25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