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 > 正文

“中国风”在十七世纪就吹过了欧洲,影响了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

作者:今日头条 来源:网络 日期:2024/6/16 22:45:42 人气:2 加入收藏 标签:中国 时期 欧洲 花边 世纪

另外,中国和欧洲各国远隔重重大洋,在海上交通必须依赖帆船和季风的时代,往往要经过数月的海上漂流才能到达,风浪、海盗等使航行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除了东印度公司的商人和向中国传播福音的传教士外,真正踏上中国土地的欧洲人并不多,即使真正进入中国领土的也被限制在广州口岸制定的活动范围内,因此不能全面的接触中国的风物。这时中国文化向欧洲传播的任务,基本上是由小规模的商人和传教士来承担。东印度公司的贸易船将大量的中国外销艺术品运往欧洲,这些艺术品上的中国人物、风景、动植物纹样等成为欧洲民众了解中国、感知中国文化的主要渠道和方式,不免和实际的有很大的偏颇。和中国外销艺术品紧密相关的一个词汇是中国贸易,含义很广,在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上下文中,它特指这一时期移动印度公司为代表的西方商业集团在中国官方指定的港口城市广州进行的大规模贸易,并将采购到的茶叶、黄金、丝绸、漆器、壁纸等中国商品运到欧洲和北美的销售活动。

16世纪前期,葡萄牙人首先来到中国,以澳门为据点和中国开展贸易。1565年西班牙也要与中国建立贸易关系,17世纪荷兰在中国贸易中扮演了海上马车夫的重要角色。从17世纪后期开始,英国和法国的船只也开始出现在中国的港口上。与此同时,普鲁士德国、北欧的丹麦和瑞典也加入到中国贸易的行列中来。18世纪晚期,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开始直接和中国开始了双边贸易往来,如果将范围扩大到日本印度和东南亚,则成为东方贸易,其中16世纪贸易是以香料和丝绸为主。

17—18世纪中国元素的风靡,有一个模仿到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融入欧洲对中国的理解,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想象服饰的来源于东方外销的艺术品和欧洲东方游记之类的插图中,在欧洲人的头脑中形成了他们对于中国形象的理解。17—18世纪,当富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品大量输入欧洲时,欧洲并不是一个风格的真空,等待着来自东方的艺术来填补。欧洲艺术发展有自己内在的规律,从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到17世纪的巴洛克风格,再发展到18世纪的洛可可风格,晚期则过渡到了新古典主义风格,由于历史的契合,每一种风格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来自遥远东方的影响。正是由于一个时期欧洲对于中国的想象刺激了艺术家对于艺术上的追求。

神秘辉煌的巴洛克

巴洛克(Baroque)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种艺术风格,其最基本的特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原意是指不圆的,畸形的珍珠,还有不规则的、不整齐的及强烈的动感的意思。巴洛克最初指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风格,后来在其影响下产生的服装风格,统称为巴洛克服装。巴洛克的字义源于葡萄牙语,意指“变了形的珍珠”。因为一直与蕾丝、花边这些小资词汇“并肩战斗”,所以这种风格的时装和配饰表现出来的尽是奢华和古典的面貌。

17世纪欧洲,以法兰西学院和皇家绘画和雕刻学院为中心,以普桑和勒布伦为代表,创造出一种官方的巴洛克式样,其特点是宏大辉煌壮丽,但又刻板甚至有些做作。这时来自中国奢华的锦缎和刺绣上华丽的装饰和色彩的丰富变化,瓷器上闪亮的釉色,有关东方旅行神奇而又冒险的经历,都符合巴洛克华丽的装饰感,昂贵的材质奢华的氛围,这种艺术更是与那个时代欧洲对中国的想象和拍。巴罗克服装更强调服饰的宏伟华丽的特点,注重服装造型,色彩绚丽夸张,极尽奢华之能事。17世纪后期,正是欧洲为中国事物迷狂的年代,收藏家急切的等待从远东归来的商船,东印度公司是那时东西方贸易的主导。以中国为主题的假面舞会和茶会在上流社会流行,以中国为题材的戏剧在社会上演出,绅士们在结束一天的打猎后,坐在壁炉边读着市民的东方游记,他们被东方遍地的财富奇异的事物和真真假假的冒险经历所激动。妇女们穿着花色明亮的东方丝织品,聚在一起刺绣,花样是来自东方的花鸟和风景。由于地理知识的缺乏,有人分不清中国、日本和印度的区别,但这丝毫不影响人们对东方展开异国情调的想象,东方在他们眼中看来都充满着神秘的气氛。

巴洛克时期的服装分成荷兰风格时期和法国风格时期。大量的开始使用从中国运来的丝绸和绢制品,来满足欧洲人对服装造型的需要。前者是早期,后者是晚期。荷兰时期特征主要是领子,外衣特征是繁多装饰性强的排扣,同时裤子延长到(相对于文艺复兴时期来说)膝盖,裤腿紧绷着大腿,下面是长袜。女人从这个时候开始不用裙撑,只有西班牙还延续老的传统。裙子常常要有三层套着穿,显得臃肿。上衣要么是齐脖子的花边大领,要么就完全坦露到胸口。袖子也很有特点,一节节的箍起来,有一层层的装饰花边。

到了1650年以后,法国风格开始兴起。也就是现在最常说的那种巴洛克风格。主要一点就是缎带的使用,大量的缎带,大量的花边。巴洛克服饰:花边、缎带、长发和皮革的时代。历史上没有一个时期的男人像这个时候一般妩媚化。男装最大的特点就是大袖子花边了,带马刺的靴子也成了时髦,还有羽毛大帽子和佩剑,《三个火枪手》对这种服饰有详细的描述。这个时候时兴马甲,很短很小,有点像西装背心(不过到了罗克克时期才能和现代的男装相类似),突出的就是被大量丝带重重捆扎的内衣,一个男人一件内衣需要100多米长的缎带装饰。

这个时候出现长外套,开始没有领子,后来出现大领。从上到下密密麻麻的排扣,装饰极为华丽。外套的扣子只扣上边几个,下面全是摆设用。后来下摆还加了衬垫使衣服下摆向外翘起来,比较好看。

这个时候裤子流行灯笼裤,也是到膝盖扣住,下面是紧身长袜。鞋子一般是方头,鞋跟很高,一般是红色,巴洛克晚期的时候出现了鞋扣代替装饰。巴洛克时期还有一种叫做靴袜的袜子,是穿在靴子和袜子之间的一种袜子,穿靴子的时候把靴子上部翻过来,露出里面的衬子和靴袜的花边。

文艺复兴的时候因为用西班牙硬领,所以男人的头发必须是短的,到了巴洛克时期领子披下去,头发于是慢慢变长。后来发展成带假发。

男帽一般是宽边,帽檐微微上翘,有大量羽毛,后来又流行“三角帽”,也就是把帽檐从三面向上翘,成为主流。帽子一般是黑色的,镶着大量的花边。因为带假发,所以一般都是把帽子折一下夹在肋下,后来成为一种礼仪。

巴洛克后期开始时兴领饰,把一块细布打摺围在脖子上,用花边缎带扣住。这就是领带的前身。巴洛克女装的特点是大量褶皱和花边。无数的花饰。上衣流行紧身胸衣,外面套无袖的短外衣,在腰部是成“V”字形收紧的。法国时期开始把领口挖深加宽,几乎露出胸部以上全部空间。领口边缘用花边镶嵌,或是系一小段丝绸打上花结。衬衫肥大,袖子有长有短,都镶着大量花边,有时候袖子打成很多段,每段都镶嵌花边,非常华丽。外出时穿外套,披着暗色的这种领子叫做拉巴领(rabat),直到现在荷兰民族服装也可以看到,领子的花边一般都称为荷兰花边,因为荷兰的针织花边是最有名的,荷兰时期的领子是大的披在肩上带花边的方形领子。

斗篷,或是男人样式的长大衣。裙子仍然时兴蓬松的,不过不是用支架撑起来而是用多穿裙子的方法。因为在腰间打摺所以显得膨大起来。最外层的裙子从腰开叉向外翻,和里面的衬裙用不同颜色和质料产生漂亮的对照,有时还用花结或是扣子系起来,好像窗帘那样的。有时甚至把外面裙子向后翻,在臀部打结。外裙一般颜色比衬裙深,衬裙有大量刺绣图案。路易十四时期,也就是巴洛克风格最盛行时期是最为华丽的大团花饰和果实图案,路易十五时期是过渡时期,图案较小。而路易十六时期已经转到了洛可可时期,时兴的花纹都是小碎花。

这个时期女人的帽子和男人差不多,而且也流行带假发。后期最为流行的是芳丹发型。头上用纱制成多重褶皱,高高耸起。头巾也是普遍要戴的。常见的就是电影中女仆那种白色带花边的包头巾。这个时候开始时兴美人痔,一般是用塔夫绸剪成的。

路易十四时期是巴洛克风格成熟期巴洛克流行于17世纪的欧洲,以法国为中心,强调服饰的宏伟华丽的特点,注重服装造型,色彩绚丽夸张,极尽奢华之能事。而随后的18世纪的洛可可时期,更是将这种特点进一步夸张,变得更加繁琐。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toutiao/346340.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